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1月21日 星期

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惩戒

书 名:《教育惩戒的场合分析与尺度把握》
作 者:严育洪
出版者:现代出版社

□杭州市德天实验小学 黄宁桉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行为在所难免。卢梭曾指出,当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时,教育者可以让其感受到障碍,或者受到一定的惩罚,问题行为就可以得到制止。

适度的惩戒对于学生纠正错误行为、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是必要的。《教育惩戒的场合分析与尺度把握》一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给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指明了方向。

课间,小张不小心碰到小周,小周心中的怒火立刻被点燃,抡起拳头使劲地打小张,嘴里骂道:“别烦我!”

看到这种情况后,我先把两人分开,晾在一边。等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我再请他俩各自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然后,我根据他俩描述的内容,分出孰对孰错,批评教育有错、错误较重或错误在先的一方,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接着,我批评教育错误较轻或错误在后的一方。

最后,我让有错或错误较重的一方向对方道歉,听他说“对不起”,等对方回答“没关系”后,此次打架事件才算结束。

而书中的处理方式则更加巧妙。首先,教师让涉事学生各自在一旁想一想。

等学生想好后,教师让学生相互拥抱,而且是使劲拥抱,紧紧拥抱。

结果,两个人痒痒地抱在一起,情不自禁地笑了。笑,也就代表着两人握手言和,这场冲突就这样解决了。

如果学生间的矛盾较大,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过滤自己的情绪,在反思自己的同时体察对方,最终原谅对方。

书中作者的做法是:拿出两张稿纸,要求学生用“他……”的句式,写下不满对方的地方;然后,作者让他们交换“诉状”,用“因为我……”的句式一一回复。

最后,双方换回“罪状”与“批语”的稿纸,认真阅读,帮助他们再次体察对方。

由此,这场冲突得以解决。

这些方法很多时候远比简单粗暴地骂或是滔滔不绝地说教来得有效。

比如,在处理打架事件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当增加运动要求”的教育惩戒,让打架双方把力气用在锻炼上。

等到几圈跑下来,学生大都能够冷静思考,没有力气再闹别扭。

另外,我对班级“偷窃”行为的处理也显得比较生硬。

一天,欣欣发现自己集章手册上的章少了数十颗,马上找我反映情况。

我意识到这是一次较严重的事件,立刻让所有学生把集章手册打开,并由我来检查章的数目。

很快,查出一名学生的章明显多了。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严厉批评了他。

事后,我单独找学生谈话,学生诚实地告诉我真相,我为此奖励了他一颗章。

然而,书中的教师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将其定性为学生间“开玩笑”,适当地给学生自尊,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加倍地理解和信任学生,巧妙地引导他们改变、成长,这比直截了当地揭露更有意义。

学生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在处理过程中,是师生之间产生距离和怨恨,还是看到奇迹之光和成长之美,很值得我们思考。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