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全民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月21日 星期

你要成为那堆火,渴望着风

书 名:《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作 者:[美]格雷格·卢金诺夫
[美]乔纳森·海特
译 者:田 雷 苏 心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 丁菲娅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当我们去寻找住在奥林匹斯山的一位智者之时,他如是说。而尼采却说:“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究竟谁是对的?伤害是使我们更脆弱还是更强大?孩子对智者的这条箴言会怎么看?是嗤之以鼻,还是奉为至理名言?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脆弱到需要避免一切伤害,就会将自己的心灵放在玻璃罩中,成为被娇惯的玫瑰。

这与我们提倡迎接挑战的教育观相悖,我们相信,人类的身体和心智需要不断的刺激才能保持活性,否则就会萎缩、退化,最后丧失功能。

当然,极端的伤害和侮辱会带来终身不可磨灭的创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辈子不需要锻炼自己。

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知识框架与前辈有诸多不同,往往会觉得自己更容易受到伤害,于是变得更加脆弱。

殊不知,伤害仍然无处不在,人不可能将自己隔绝在一切伤害之外,一直龟缩在壳内。

作者格雷格·卢金诺夫发现,当代教育中弥漫着一种安全主义倾向,它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尤为突出。所谓“安全主义”,就是认为安全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任何伤害都遭到否定,都被认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

这导致在生活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危险的因素多么微不足道,家长在做选择时,都会舍弃有潜在危险的路径,将孩子与伤害隔绝。孩子变得越来越安全,但也越来越脆弱,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机会来习得如何应对危险。

与此同时,家长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认为孩子越来越需要保护。如此循环往复,本来的药方反而成为病因。

当下学生的父母多为80后,是独生一代。他们用自己学来的浅薄的育儿知识,运用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多加保护。

遥想中国家庭曾经的散养模式,我从一年级始便自己走路上学,初高中在学校寄宿,更是要独立处理生活和学习问题。

反观现今,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学已成常态,有的甚至在孩子工作后也呵护备至。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场,介入孩子的生活,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自然确保了孩子的安全,但也让孩子窒息。

他们可曾想过,孩子应不应该成为焦点?孩子需要事无巨细的呵护吗?人生最好是少走弯路,但能一条弯路都不走吗?这样,是否杜绝了孩子发展出坚强性格的可能?

《平凡的世界》中的男主人公孙少平从小经受贫困、饥饿、寒冷等痛苦,却没有因成长环境堕落,相反,他让环境成为汲取养分之地,保持着阅读学习的习惯,发扬自己的闪光点。他在物质上或许是匮乏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是,世界历史上那些闪耀的名人亦如是。

成长是一种最莫测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估量将会面对什么,缺少磨炼的孩子面对困境将何去何从呢?

事实上,无伤害的环境才会让孩子们真正变得脆弱。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认为,孩子是反脆弱的,无论是他们的肌肉、骨骼还是心灵。

既然压力和风险是生活的常态,父母和教师就应该帮助孩子们激发他们的内在能力,从挫折中吸取经验,获得成长。正如老话说的:“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鱼总会被吃完,只有学会捕鱼的技术,才能保证自己有吃不完的鲜鱼。

正如疫苗的效用,并不是杀死病毒,而是让我们习得与病毒对抗的能力,在将来面对病毒时能够调动抗体。

所以,教育是要放手,给予孩子机会,习得面对危险的方法。

安全主义是一种剥夺,孩子失去的是反脆弱的心灵。

蜡烛上的微弱火焰经不起风的吹拂,需要精心呵护;但火焰需要知晓风的存在,风也能助长火焰的盛大。

远离风,保证一时的安稳,却遗忘将来注定遇见风的命运。不要像蜡烛一样,也不要把孩子变成蜡烛。

“你要成为那堆火,渴望着风。”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