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师周刊·浙派教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

“随心所遇”的心理拓展课之旅


□陈晓飞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说起我的心理拓展课程的开发之旅,那真的是“随心所遇”。

自2005年取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B证之后,我这个语文教师多了个兼职心理教师的身份,后来又考取了A证。2016年8月,我调入了温州市龙湾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担任副校长。校长建议我专职上心理课,这样我就能从语文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引领3个校区的教学工作,我同意了。

任教语文15年之后,我有种从“主科”到“次科”的失落感。尤其让我诧异的是,几个小学霸上心理课还带来了课堂作业本,在同伴们分享感悟的时候,他们会偷偷写上几题。原来,在他们眼里心理课是可以上得“心不在焉”的。我便来了个“收心”之举——每个小组发一本“小组漫hua本”用来记录每个小组的游戏或故事分享,可以写一两句话,也可以画一幅画,并约定将其作为期末小组成绩优秀的考核依据。慢慢地学生习惯了心理课也是有“作业”的。

第二年,学校有几名语文教师生二胎,急缺语文教师,我又重返语文学科。为了鼓励教师们开设拓展课程,我带头在学校里开设“童心绘语”拓展课程。没有烦琐的课前准备,一张纸、一支笔足矣。经过多年探索,心理拓展课程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图说心情。心理课上我会给学生发一些圆形图案的纸,让学生画画自己的心情表情包,并分享最近的心情。慢慢地从一个图形拓展为画一个自己的心情故事。当学生说自己不会画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只聊心事,不比画技”。我示范简单的火柴人画法,学生的绘画也开始从“小组漫hua本”提升到了个人的心理涂鸦本。

第二阶段,绘图说想法。五、六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真人真事,却很好奇同伴是如何解决这些困惑的。于是,我探索用漫画的方式来解决,从而达到学生内心的治愈。学生可以画类似“一个苹果的自述”“一颗种子的奇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把心事投射到物品上后,学生们的发言更积极了。

第三阶段,改图说心事。心理学倡导“助人自助”,课堂上为了避免学生成为事件的当事人,我就让学生小组合作漂流绘画,每人添加3笔或者5笔,小组内成员可以漂流修改同伴的画,当画回到原作者手里时,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神奇的漂流就仿佛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事件,虽未知但却丰富多彩。

第四阶段,构图说想法。如果在上课过程中发现某个学生的绘画表达需要作特别提醒,我会带这名学生来沙盘室玩沙盘,在构图的时候,跟他一起重现画面,并不断分享感受。

2019年,我执教了温州市校本课程示范课“心情洋葱”,引导学生把心情画成洋葱,像剥洋葱一样感知让人流泪的事。2020年,当新冠病毒肆虐时,我通过直播平台带领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网络直播课“防疫心情”,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宅家故事,懂得要珍惜生命,对防疫也要充满信心。我也受邀录播了心理辅导课“敬畏生命”为全区学生授课,疏导疫情期间的情绪。

经过多年实践,“童心绘语”从一人开发到全校参与,这个课程最后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

2021年8月,我调任为龙湾区海滨第三小学校长。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如何为新居民子女开设心理课程,能否直接移植“童心绘语”课程?经过调查生源、学生的课堂习惯等情况后,我放弃了全盘移植的念头。我找到了心理游戏这个触发点,带领教师探索在“双减”政策下的“阳光星期五”托管课程,用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海滨三小的办学理念定位为“追求阳光的教育”,让学生享受像阳光一样无私的爱,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所以,“阳光星期五”这个心理游戏课程名称应运而生。

“阳光星期五”课程的游戏哪里来?答案是广泛征集而来。每周五下午的课后托管时间全校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心理游戏活动。学校发放征集表,从学生、教师、家长那里征集了“丢手绢”“木头人”“打地鼠”等传统游戏。

“阳光星期五”课程上什么?答案是让教师教学生玩心理游戏。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晨会,体育教师教全体学生一个心理游戏,然后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我们先后玩了“大风吹”“萝卜蹲”“东坡画竹”等。“阳光星期五”还玩项目化学习。学期过去一大半,学校启动了“英语闯关棋”“同义词棋盘”等自制棋盘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制游戏并主动参与。

每当看到学生在课间快乐地玩游戏,我总会感叹“随心所遇”的课程就是他们喜欢的课程。

(作者系温州市龙湾区海滨第三小学校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