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某视频网站UP主能月入上千万元,某主播年入千万元……这样的故事,正成为越来越多90后、00后青年人心中的“励志故事”。一家求职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6500万人次的大学生在该网站上投递兼职简历,近一半人次中意的是足不出户、主播类“宅赚”岗位。
新职业为大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李 平
眼下,大学生普遍青睐视频网站UP主、主播等新职业,不值得大惊小怪。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兴产业、新职业异军突起。就在最近,人社部等三部门又发布了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易货师等18个新职业。这些青春、时尚的新职业最大化吸引着年轻人,为处于择业期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不知不觉间,90后、00后业已成为新职业主力军。
现在年轻人的求职心态已不同于其父辈,足不出户、主播类“宅赚”岗位符合不少年轻人的心理预期。美团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报告》显示,新职业从业者中53.9%因收入选择新职业,50.4%因热爱选择新职业。发挥空间大、专业能力提升快、收入水平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是不少新职业从业者的共同认知。
就拿视频网站UP主来说,90后、00后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些视频网站可谓陪伴他们长大,一些头部UP主拥有众多粉丝,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他们所发布的内容、呈现的方式、引领的风潮,代表了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关注、喜爱的方向,自然会让不少年轻人心向往之。
我们乐见层出不穷的新职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可能性。同时,高校人才培养也需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在专业设置上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做好相关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宅赚”也可以实现人生出彩
□杨朝清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的当下,年轻人实现价值的路径越来越多样化,他们的就业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不出家门就可以工作成为现实。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按部就班、“一潭死水”的工作,不喜欢等级化、层级化的职场,不愿意处理复杂的同事关系,也不愿意时时刻刻受到“紧箍咒”的裹挟,而是渴望拥有更多的灵活地带和弹性空间,追求职业获得感,“宅赚”满足了这些诉求;另一方面,因为通勤成本过高,遭遇“职场天花板”等,一些人选择此类工作,也有“退而求其次”的无奈和艰辛。
选择“宅赚”岗位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污名化,常常被贴上“懒惰”“不自律”“不合群”等负面标签。实际上,网站UP主也好,主播也好,可能工作起来更“拼”,更自律,也更有专业素养。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宅赚”岗位上一样可以实现人生出彩。这部分年轻人中,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坚持实现人生突破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在择业上的“不走寻常路”,同样需要被尊重。
“宅赚”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我们理应对新职业和从事新职业的年轻人多一些理解,树立更加理性、包容、成熟的就业观念。
选择新职业需多一些理性
□付 彪
与“宅经济”相关的新职业的涌现,无疑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选择。但我们也要看到,许多大学生对这些新职业了解得还不够充分,面临诸多“烦恼” 。
头部主播们看上去“轻松又多金”的日常,让不少大学生也想象着未来宅家当当主播、直播带货、陪打游戏就能赚钱。但是,“宅赚”不是轻轻松松的“躺赚”,看上去简单的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背后也许要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和努力。
面对大量涌入的年轻人,相关部门迫切需要做好引导,帮助他们理性选择新职业,有针对性地提升技能。其实,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倡所有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高校应当好主角,成立专业团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点迷津;加强与用人单位对接,邀请专业人士走进高校,帮助学生培养职业兴趣、提高相关技能。
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通知,从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等5个方面,对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对加强新职业开发和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制定技能标准、提供行业培训,提升新职业从业者能力和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宅经济”就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的短板,亟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互联网平台等多方跟进。
无论是从事传统的工作还是投身新职业,大学生都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