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5月24日 星期

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
——记浙江学前教育十年嬗变

□本报记者 朱 丹

在距离诸暨市区25公里的五泄源头,有一所被苍山环抱的乡村幼儿园——紫阆幼儿园。很难想象,这里所有教室均安装了空调和新风系统,多媒体设备、教玩具配置等同乡镇中心幼儿园。8名坚守乡村的教师不仅有爱心,更有爱的能力,他们是孩子们的陪伴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010年以前,紫阆幼儿园还是一所硬件落后、生源外流、师资不定的村点幼儿园;10余年后,它成为守护乡村孩子童年的“巴学园”。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家门口上好园”终成现实。

像这样的乡村幼儿园在浙江省内不在少数,而乡村学前教育的蜕变正是浙江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的一个侧影。自2010年以来,浙江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先后实施三轮发展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其间,浙江各地一边千方百计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普及普惠程度;一边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

截至2020年12月,浙江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占教育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75%,比2010年提高6.5个百分点;浙江省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8%,毛入园率为118%,比全国平均高出20多个百分点;全省等级园数量达到8886所,等级覆盖面为98.9%,比2010年增长了26个百分点……透过数据,看到的是浙江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浙江已经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扩容改薄,补足补好学前教育资源

2011年,浙江省启动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被提上日程。一时间,浙江各地把兴建幼儿园列入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项目,几乎每个乡镇或街道都至少建成了一所等级中心幼儿园。

然而,各地在积极建设幼儿园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历史欠账多,学前教育存在不少现实难题,无证园问题尤其突出。2014年,浙江正式下文全面启动整治无证园。各地因地制宜想法子、给政策,坚决守住学前教育的质量底线。如温州制订“百日攻坚”计划,按照“整改审批一批、规范改造一批、取缔停办一批、规划新建一批”的原则,实现了辖区内“零无证”;遂昌向全社会公告各幼儿园教师持证情况,让社会和家长知晓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断绝无证园生源;慈溪做到了“回头看”,对于死灰复燃或新出现的无证园发现一处立即查处一处;等等。

与之相应的是,各地补足补好学前教育资源。伴随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浙江顺势启动了“幼儿园扩容工程”和“薄弱幼儿园改造工程”,推进乡镇以下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全面落实城镇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

为改变“农村弱”的现状,德清县近年来投入幼儿园美丽村教学点建设。遍布全县的46个村教学点全部按照等级园标准配置设施设备,原本陈旧落后的办园环境焕然一新,师资配备也按规定到位。看到村里的幼儿园有了质的提升,老百姓纷纷评价:“村里幼儿园不比城镇差!”现在,德清所有农村幼儿从家到幼儿园的距离均在2公里以内,完全实现了就近入园。

作为绍兴市的老城区,越城区资源供给矛盾日益突出。该区专门制定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规定5000人口配套建设一所6个班级及以上标准的幼儿园,并由教育部门全程参与建设管理。“小区建到哪儿,幼儿园就配套到哪儿”,至2020年,绍兴市在整个城区范围内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151所,实现100%移交,有效缓解了“城区挤”难题。

财政扶持,加大公益普惠力度

作为全国唯一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浙江民办园体量较大。2015年,浙江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据此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大力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此前,在江山,“公办幼儿园占比仅17.8%”这一不合理的结构,成为区域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的主要掣肘。然而,民办园占比大,若是政府全部兜底并不现实。基于此,江山创新“镇(村、企)建公管”建园模式,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大力建设公办园,鼓励中心村出资办村集体幼儿园,并通过公办园托管民营幼儿园的方式,满足农村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园”的需求。

为了给地方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加码,浙江于2017年又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经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建设经费、租金补助、教师待遇及社保等方面的支持。而同年实施的《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更是在法规层面明确,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发展的基本方向。

2019年,瑞安认定了30所省二级及以上的普惠性民办园为公益性幼儿园,通过政策支持、奖补、实施公办园收费标准、以联盟方式纳入优质公办园管理体系等措施,做到公办园与民办园同质同价。另外,针对不同等级公益性幼儿园的保教费用,瑞安实行差额补助,最多的可以按照该市同等级公办园收费标准进行100%补差价,让老百姓直接受益。

宁波市北仑区的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在2020年达到了100%。数据背后,是当地多年来持续加大地方扶持力度,不断规范普惠性民办园管理。除了“一视同仁”逐年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当地政府还将自聘教师工资纳入区域统一补差,给予5万~1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内涵建设,学前教育走向“质的提高”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过去,囿于在编教师少及教师持证率低、待遇低、稳定性低的“一少三低”现象,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近年来,浙江紧紧抓住师资这个“牛鼻子”,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先是在教师持证率上下功夫:严把进口关,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新招聘教师必须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对于部分无法获得资格证书的在职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依法予以解聘;考核推进,将提高幼儿教师持证率列入年度教育业绩考核指标,督促各地提高教师持证率……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目前共有幼儿园教师15.3万人,在编教师人数比2010年提高18个百分点;持有教师资格证人数比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

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各地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待遇。譬如,浦江通过编制转移、重新核编等途径,分批核定了274名公办园教师编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当地还出台雇员制教师招聘办法,雇员制教师与在编教师享受同工同酬待遇,有力充实了师资队伍。

在浙江,无论是在编还是非编教师都被纳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接受菜单式培训。

伴随着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浙江省学前教育也逐渐从“量的普及”转向“质的提高”,《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应运而生。自2017年11月开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相关人员、幼儿园园长及一线教师多方合力,通过园本化课程方案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让孩子们既“有园上”又“上好园”。

10多年来,安吉幼教人进行了一场“把游戏权利还给孩子”的革命。“安吉游戏”迈过了“放手让孩子玩”这道学前教育始终迈不过去的坎,破解了教育部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针的难题,防止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作为浙江学前教育改革的一张金名片,“安吉游戏”成为全省推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体系落地的重要抓手。

2018年至今,浙江先后设立了两批“安吉游戏”实践园,大力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5月19日,在浙江省2021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慈溪、瑞安、嘉善、湖州等11个市、县(市、区)确定为“安吉游戏”实践区。未来,全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