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4月21日 星期

技术装备支撑劳动教育的四条路径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程莉莉

推进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技术装备的支撑。基于技术和教育的关系认识,技术装备支撑劳动教育、服务劳动综合育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条路径发挥作用。

一是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当前,随着人类加速从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迈进,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创设了很多新的经济产业形态。适应产业升级,需要我们在关注传统劳动教育内容的同时,重视对新技术、新经济、新工业背景下劳动形式、劳动方式的创新,并将其纳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如让学生充分感受电商、网络主播等互联网时代的劳动服务。

二是构建劳动教育情境。技术装备能够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构建劳动教育情境,让学生感悟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体表现为:一是赋能劳动教育空间建设。如烹饪、电工、木工、金工等实践室的建设,通过提供相应的技术装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过程。二是赋能融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关系。依托5G等技术,能够实现流畅的远程同步教学,连通校内课堂和劳动基地、实训基地等劳动现场,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劳动情境或问题场景,建立劳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三是赋能劳动教育基地构建。校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劳动教育基地是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主要是对参与真实性劳动的认知和体验。技术装备在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必不可少,是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重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是提供课程实施的载体和工具。在各学段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相较于其他学科,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感悟体验。因此,技术装备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称为“支持的课程”。技术装备支持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劳动实践工具。如缝纫、陶艺、编程、雕刻等劳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都需要有技术装备的支撑。二是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如之江汇教育广场开设的“巧手生花——立体绣工艺制作”等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巩固学习等提供了支持。三是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如传感器能让学生在种植等劳动教育课程中感受温度、光、湿度等变化,变“不可见”为“可见”,增强劳动过程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再如,将传统劳动和信息技术融合,能够改变劳动方式,创新劳动内容,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优化劳动教育评价。将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技术装备支撑劳动教育评价,主要表现为:一是记录师生劳动教育过程,如电子班牌、网络学习空间等,能够为师生记录、分享和交流劳动学习过程和成果;二是促进多主体评价,通过在线平台或应用程序,能够让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参与到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性评价;三是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评价,智能感知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能够帮助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实现过程性地采集学生劳动学习、技能水平等数据,变传统的计时、计件、主观评判等劳动评价为精准评价,并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将评价结果应用在评优、升学就业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