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 颖 王伊米
又到茶农们采摘春茶的时节。近日,中国计量大学2020级生物学研究生曹原跟着导师来到松阳县的茶园,采摘实验用的样品,观察去年放置的茶蚜引诱板的引诱效果,记录今年茶园的虫害情况和春茶产量等。本科就读于动植物检验检疫专业的她,在植物学、昆虫学等专业课程中,就有了不少户外劳动的经历。
曹原回忆道,刚开始大家都嫌脏嫌累,不太情愿去捉昆虫,也不愿意去泥土很多的地方。但当大家真正沉浸到自然这个大课堂里,在养护绿植、采集标本、制作标本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了动手劳作的乐趣,全然忘了其他。
高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厚植劳动情怀?中国计量大学的做法是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完善教学设计,挖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鲜活实践案例,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探索开展专业类课程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各类劳动实践。
在中国计量大学,把专业课上到田间地头、上到生产一线不是什么新鲜事。生物类专业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专业野外实习,通过垂直带观察,亲手制作工具捕捉害虫,采集实验样本等,在劳动实践中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与延伸。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让学生制作糕点、检测食品成分、分析营养价值等方式,让大家在动手劳作的过程中深化专业知识与食品安全意识。在工程训练中心,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进行为期2~5周的金工实习,学生们穿上工装,从传统的车、铣、钳、焊、铸造等加工,到数控技术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快速成型,再到先进技术的3D打印、机器人制造等,通过劳动体验加快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体会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除了在校内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该校还积极拓展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教师杨凯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工厂一线体验劳动,熟悉产品开发的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等,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和职场要求。在工厂劳动实习的2017级光电4班学生汪珍艾感慨:“剥电线、拧螺丝、搬运……每天都很充实,流水线上的工作量很大,每个环节都必须熟练、高效、高质量地去完成。”
“加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培养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刚表示,学校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师资培育、多元评价、融合发展的劳动育人新模式。接下去,学校还将聘请劳动模范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开展“劳模进校园”,开设“劳模大讲堂”和劳动教育系列公选课等,让大学生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