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丹
近日,《OECD中国教育质量研究报告:对标中国教育体系的表现》在首届东钱湖教育论坛上首发。这是一份探讨中国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取得世界最好成绩的原因,及未来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发展的报告。“已有的成绩并不预示未来教育的成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各教育体系如何帮助学生在未来蓬勃发展,并积极创造未来?”作为报告发布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表示,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值得引起大家深思。
这次论坛中,“面向未来的教育”恰恰也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与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现场,他们交流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资讯,剖析全球未来教育创新案例,共探未来学校发展新路径。
教育方式正在发生变革
教学内容突破课本、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疫情期间,越来越多人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适应时代变化。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迈克尔·莱维特所言,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于人类而言是危机,但也是孕育教育变革的良机,“我们应当充分准备,应对未来教育的变革”。
“新冠疫情是最鲜明的年度特征,这次疫情导致全球191个国家中的15.8亿名学生停课,而中国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满足了2亿多名学生居家学习的需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认为,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史无前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师、学生及家长对线上教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大幅度提升,它对整个教育体制机制的渗透有目共睹。
如今,大部分学生回归线下课堂,这是否意味着放弃线上学习?线上教育会再次回归原点还是抓住机遇升级,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热点问题。“这是我极为担忧的。基于这样的时代变化,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必然会发生变革。”袁振国强调,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眼下应趁势而为,把线上的优势和线下的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学习效能的最大化。
未来教育重在“连接”
“过去几个月,不断有人在问,怎样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我认为‘连接’是疫情后中国教育的核心关键词。”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龙永图分析,其一是把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连接”起来,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短板;其二是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力量“连接”起来,整合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其三是把中国教育和国际教育“连接”起来,形成交流合作的常态。
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同,在他们看来,未来教育将不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而是会形成一种社会各界参与、共享和协作的生态。“与社区建立联系,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室。”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举例说,生活在社区里的人可能是医生、商人、艺术家等,他们是拥有不同领域知识的潜在教育者,当这些人合力为教育作出贡献时,学校教育才得以不断扩展。
“科技发展使得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而未来教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学习过程等都需要重构。”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未来,学校教育将打破校内外界限和学科界限;学生作为学习者,获取学习的轨迹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通过不同途径实现跨界学习。
未来学校被重新定义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发展呈现出了诸多新趋势,如课堂教学从传统式学习转向体验式学习,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向学习的“设计师”,课程设计从“批量生产”转向“私人定制”……基于此,本次论坛精选了包括宁波华茂教育集团在内的10余个国内外学校教育案例,试图从中探寻未来学校的不同样态。
面对未来学校的图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认为,未来学校更像是一个“拼图大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筛选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方、审核教育资质、监督过程、评估结果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持续性地接受稳定、有序、有效的教育公共服务,“同时,学校的优质教育内容也可以流向学校外部。这种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未来学校将会出现许多个学习中心,一名学生可以在若干个学习中心同时学习,不同的学习中心构成了学习共同体。”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未来学校将演变成教育服务机构和数据中心,通过引入各种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在尹后庆看来,尽管时代发展促使学校教育不断迭代,但未来学校最终将回归育人本源。“事实上,在信息技术不断变革的背景下,我们更有可能实现‘因材施教’,达成以人为本的教育。”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