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舒玲玲
每两周到华墅初中走教一次,衢州市兴华中学心理健康教师严春蕾俨然成了学生心中的“知心姐姐”。她还会定期开设同步课堂,隔着屏幕给兴华、华墅两个校区的学生上心理健康课。
华墅初中是一所小规模农村初中,2008年被纳入兴华中学管理,成为该校的华墅校区。一校两区,同一法人、同一管理,教师按需流动、优质资源共享……很快华墅校区的教育质量就有明显的提升,排在了柯城区农村初中的前列,即便与部分城区初中相比也不逊色。经过10多年的融合发展,两个校区如今早已融为一体。
柯城作为衢州市的主城区,教学质量多年来稳居全市前列,去年更是荣获了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先进单位。然而受教育管理体制、城镇化建设、教育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初中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当前我省初中教育资源总体满足需求,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均衡,尤其是区域内部不均衡。”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要提高老百姓对家门口公办初中的满意程度,核心在于提升受教育机会的质量,通过加强区域内初中新时代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完善城区初中学校集团化办学等,推进区域内初中教育全面优质均衡。
今年5月,柯城区启动了“初中强校”工程,随后成立兴华教育集团,由兴华中学为核心校,与书院中学及正在建设的城南初中组建成教育共同体。3所学校人、财、物相对独立,但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进行捆绑考核,属于共建型教学共同体。这也是柯城区首个初中教育集团。
书院中学建校逾百年,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后来在市直学校扩面、区内新校崛起、民办学校掐尖等多重夹击下逐渐沉寂,教学质量也不尽人意。为提振书院中学师生的精气神,柯城区教育局把兴华中学原校长何建红调至书院中学担任校长,同时由其出任兴华教育集团总校长。“听说何校长亲自挂帅,不少家长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书院中学执行校长宋保家说。
“如果说实施‘初中强校’工程是为基础教育‘壮腰’,那么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尤其要带出一批业务能力过硬的教研组组长,就是在为初中学校培养中坚力量。”何建红说,兴华中学这些年发展势头迅猛也得益于浓厚的教研文化,集团化办学就要努力从这一点上进行有效突破。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孙德芳也认为,集团化办学要取得实效,关键要把准方向、抓好队伍。他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抓好教师的成长,只有把教师队伍带起来,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才能落地,才能真正解决好学校办学往哪个方向去的问题。
兴华教育集团创新管理机制,在总校长之下,设立党建办、考核办和业务指导中心三大核心机构,负责统筹集团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落地实施,实现集团内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的资源整合共享。其中,业务指导中心又下设教师研训、课程研发、特色发展、家长学习、学生活动和文化视觉等6个子中心,由衢州市教研员和学校教研组组长、骨干班主任等担任学科导师。
“区政府还划拨了200万元集团教研专项经费。”兴华中学校长郑昕介绍,目前集团已构建起以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为核心,以磨课团队、命题团队、新教师培养团队为支撑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架构,对学校教师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培养。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柯城区不断加大对初中教育的整体投入和对集团化办学的扶持力度,累计投入教育资金42.2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6%,其中,初中段投入10亿元,增幅达25%。同时,还设立多个专项经费用于初中学校的合作办学与教育集团内部教育科研、教育教学改革及绩效考评。
“我们还针对当前初中教育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从政策导向、经费投入、专家聘请等入手进行科研攻关。”柯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刘秀芬说,像集团内各学校可以统筹使用高级职称岗位比例;融合型教共体内,从城市校区到乡村校区任教视同乡村学校任教经历;共建型教共体内,核心校教师到成员校流动任教满3年等同于支教期满等都是支持集团化办学的有力举措。
尽管兴华教育集团成立不足半年,但家长们的认同度有了显著提升。据介绍,柯城区还将在兴华教育集团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探索航埠初中、石梁初中两所农村初中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力争到2022年,所有乡镇初中均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到“十四五”末期,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育共同体的比例不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