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月17日 星期

学习单:语文教学生本化的实践与研究


□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总校) 翁静芳

学习单不同于简单作业,而是教师根据学情架设的桥梁,将学生与文本联系在一起。学习单中设置了教师的“教”,相当于一个半独立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融于学习单的完成过程,体现了以学为本的基础特征。

学习单的设计与有效运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过程行为的展开。教师可以利用目录式学习单,引导学生在细读中发现学习内容的规律;也可以设计单元内容概要学习单,引导了解单元内容和各篇文章之间的关系,使文本学习更序列化、整体化。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单梳理文本,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花钟》;理清事情的顺序关系,如《方帽子店》。

学习单的设计运用要有整体意识,要明确年段与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实现阅读、表达的迁移,发挥其总结与延伸作用。

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应以学生为主体,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注意其认知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关注学生心理,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单

小学生是儿童,只有将活泼多样的形式引入到学习过程中,他们才能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1.锦囊式:巧用儿童的猎奇心理

锦囊妙计式、层层推进式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全神贯注》的学习中,可设计“学习小锦囊1~6”形式学习单,内容侧重不一,但目标均指向表达方式。

2.阶梯式:妙用儿童的形象思维

《女娲补天》是部编版教材第七册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教学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学生已有学习前三篇课文的体验,在设计学习单时,应重视同一单元主题下的学法迁移和自主性把握。

3.表格式:善用儿童的归类思维

儿童天生不喜欢过于复杂的事物,而说明文要说清一件事情,往往需要涉及复杂的道理。运用表格式学习单可以使复杂事理一目了然。以《蝙蝠和雷达》课文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然后根据学习单交流汇报三次实验的情况,交流介绍科学家和“我”的启示,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4.启发式:化用儿童的幻想心理

在设计童话类、想象类课文的学习单时,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自主再造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把握学习重点。

5.多形式:适用儿童的求知欲

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设计采用不同语言学习要点的学习单:如《花的勇气》等意味深长的课文可以采用读写结合单;如《大自然的声音》等语言优美的课文可以采用朗诵感悟单;如《西门豹治邺》等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采用表演实践单;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采用图文结合单。

二、基于学情,找准学习单的设计契合点

我们的课堂习惯于忽视学情,从“好教”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所有的学习都不是零起点,有时候最富有积极意义的“教”,恰恰是“不教之教”。用学习单导学,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站在学生立场来安排学习进程,从“好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然呈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生本课堂。

1.关注学习起点的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在学习单的设计和运用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起点,进行弹性设计。其中,预习单设计有助于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批改预习单,就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2.关注学情发展的读写单的设计与实施

学习单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找到学习支点,从而深入学习,预留适当空间(留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学情发展,有助于教师依据教学现场改变教学安排。

3.关注学习生长点的多元激发单的设计与实施

学生是否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是否能在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阅读方面获得发展和进步,关键在于教师的“教”是否关注学生的表达。因此,设计学习单时应充分考虑文本特点,体现学习的增量。

三、差异发展,让学习单为学生个体服务

不同学生个体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表达层次与效果。教学中,不妨先允许差异的存在,然后逐步引导,深化认识,合理表达。

1.尊重差异

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要为教师的“教”服务,更要为学生的“学”把脉。尤其是学习交流时,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理解,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

2.多元分层

在运用学习单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差异、认知差异等,实行自主选择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学”,尽可能减少课文内容的分析式讲解,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3.注重发展

学习单指向“过程”,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与现有学习情况,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这样,不但突出了学生需求,而且挖掘了个性潜能。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可采用激发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兵马俑的神态与布阵”。

差异源自学生个体不同的情感世界,学生在表达时会出现关注语言或内容等不同方面的侧重。因此,设计和运用学习单时应承认差异,关注过程。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