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月15日 星期

教育者眼里不能只有“分”


□唐彩斌

怎样才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的颁布,以科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减负,值得我们更深入地进行探讨和实践。

分数能否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部?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也许经历过困惑、惊喜、沮丧、磨炼、顿悟等体验,最后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一个分数,被填在成绩报告单上。虽然分数是期末评价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反映不了一个学期以来学生学习的经历和收获。冰冷的分数反而掩盖了学生火热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和真切的体验。

我们不妨拓宽评价的维度,用雷达图来呈现学生学习的成果。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评价低年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五个维度:一是“喜欢数学”,能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是“专心听讲”,能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三是“勇于探究”,能大胆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四是“乐于合作”,能主动与同伴分享学习成果;五是“勤于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基于日常的观察对每一个维度作出细致的评价,从而更全面地描述学生的成长。另外,我们还尝试积累档案,用图画、视频、音频或实物作品等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足迹,如“一次手工制作的学具”“一个创意的解题思路”“一次项目学习的成果”等。无论如何,期末都不会只剩一个干巴巴的分数。

如今,日常教学中“分分计较”已然是常态,我们对分数的执着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虽然小学推行等级制已有多年,但在大家习惯上还是用百分制来计分。不少人认为,如果用等级制来评分,一个已经达到“A等”水平的孩子,就不会再去花太多的时间练习,因为再练也是“A等”,只是增加了熟练度而已。也有一些教育者觉得,“练比不练好”“多练总会好”是教育的“常识”。其实,过多机械重复同水平的练习,不仅没有对学业产生正向影响,而且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原动力。

究竟学到什么程度可以不用再练习了?“教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均可以在国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但对于“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却没有给出明确答案。高中学科课程标准给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借鉴意义,其界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并且取消了“考试大纲”。其中,“课程标准”包含“评价标准”,实现“学评一致”。

事实上,学习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为自己设定合适的人生目标。当一个学期结束时,学生能够感受到积极健康地成长了,便是学习的成功。我们在深化评价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学习质量评价技术的认识从简单片面走向科学全面,另一方面更应对学习质量本身的理解从浅陋偏执走向宽阔深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