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

劳动价值观培养要从“小”做起


□金 鑫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既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必然要求。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加强劳动价值观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

一是要从“小时候”做起,即从学龄前儿童做起。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新中国幼儿教育所负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劳动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学龄前儿童处在人生的起始阶段,心理、生理、语言及动作技能得到初步发展,大脑、心智与身体正处在发展关键期。为此,应科学开展具有趣味性、游戏性、生活性等特点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培养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与劳动成果的态度,养成勤俭节约、独立自主的优秀品质。同时,劳动也满足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发育,在劳动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积攒的劳动经验,也会成为他们今后升学及步入社会的宝贵财富。

二是要从“小事情”做起,即从学生的身边事做起。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行为。学生身边的点滴小事既是折射他们劳动观念的重要窗口,也是培育、纠正、完善他们劳动观念的重要路径。劳动价值观培养既要通过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等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开展来落实,也要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学生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生活出发,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步教育并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感知劳动的美好。

三是要从“小细节”做起,即从学生生活、学习的细微之处入手。儿童与青少年还处于心理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家长、同学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塑造。来自外界的消极影响,常常会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比如浪费粮食、值日偷懒、乱扔垃圾等。教师在加强自身劳动教育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并关注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细节,及时予以恰当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此外,劳动价值观培养离不开家校的通力协作,教师应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小事小节入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增进家长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凝聚家校合力,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