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义务教育浙江实践·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0月9日 星期

城乡一体 全域协同
海盐蹚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子
海盐县教育局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积极创设条件改善艺术教育环境,给热爱艺术的学生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图为海盐县向阳小学的孩子们正在表演舞蹈节目《鹊儿喳喳》。(海盐县教育局 供图)

□本报记者 金 澜

“请向阳小学的同学回答”“请齐家小学的同学们朗读”……日前,相距15公里的海盐县向阳小学和齐家小学,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同上一堂课。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城区优质资源辐射农村洼地,这是海盐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

地处沪杭禾交界,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海盐是杭州湾北岸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全省义务教育发展的佼佼者。

2013年通过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海盐一直在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上前行。

2017年,海盐将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工作领导小组升级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领导小组,一场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接力赛拉开帷幕。全县对照教育部出台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找差距。

海盐县教育局副局长叶惠玉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评估认定要求更高,如资源配置,要求每一个校区的每一项指标均要达标,还要看达标后的校际差异系数,这是对城乡协同发展含金量的极大考验。

统筹资金 配齐硬件

两个规划、五大政策、五大工程……翻看实施方案,可以清晰地发现,每条每款都直指协同发展。海盐县教育局督导科科长张新良说,城乡协同首先要向投入不协同开刀。

记者了解到,过去县和乡(镇、街道)对教育工作的权责不明晰,软硬件投入依赖片区经济,发达片区高标准建设、发展中片区破旧落后,校际差距大。不少老百姓用脚投票、舍近求远。

优质均衡是要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海盐县调整思路,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建经费、教师经费由县财政统筹。很快,拮据的农村学校迎来了旧貌换新颜的变身。

近千个座位、干净明亮的打菜窗口、监控后厨的大屏幕……坐在新落成的食堂里,午餐时分,海盐县元通小学学生俞诗彤吃得格外香甜。校长朱顾军说,过去学生挤在教室用午餐,下午教室里总有股味道,地上也油腻腻的。这次县里拍板,投资7000余万元迁建学校。35亩的新校址,除了标准化的教室、实验室、操场、食堂,还配备了游泳馆。

在县里的统一部署协调下,5年来,共投入近9亿元,完成义务教育段10所农村学校和2所城镇学校的迁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师资流动 均衡软件

由物及人,全县一盘棋的理念也延伸到师资队伍中。该县建立“学校干部统一调配”机制,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实行统一管理。

2015年至2018年,29名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参与城乡交流与轮岗,11名城镇优秀教师被提拔到农村学校担任校级领导。2019年,加大力度,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全域流转,提拔、转岗12名城区骨干到农村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城区名优教师的到来犹如鲶鱼,打破了农村学校长期停滞的发展僵局。

今年,地处海盐大西北、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横港小学迎来了嘉兴市学科带头人罗国明校长。上任后,罗国明马不停蹄地组织座谈、进行访谈,摸清症结、对症下药。针对校务教务分工不明确,建立教师分级管理制度;针对部分教师随意调课换课,建立请假调课申请报备制度;针对新教师入门难,成立教研组、集体磨课。罗国明还利用自己在城区工作积累的资源,邀请市县名师送教讲学,千方百计争取承办各类活动,提升学校知名度。慢慢地,学校事务理顺了,向学的风气浓了,教师间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青年教师施李丹刚获得全校说题大赛一等奖,在她眼中,罗校长总能敏锐地点出问题,有这样负责的师父,真的很幸运。语文教师吕媛则把女儿从嘉兴市区学校转了过来,她说,这是对同事和学校的最大认可。

截至目前,全县27所农村学校中有10名校长是来自城区的骨干教师、省市县名师,占农村校长数的38%,一个人激活一支队伍、振兴一所学校的“鲶鱼效应”正在越来越多的海盐农村学校上演。

抱团发展 加速前进

一通百通,在县教育局的撮合下,近年来,协同发展进一步升级,从单兵作战转为抱团取胜。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结成7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学校管理、教师发展、教学资源等方面共建共享。到年底,县教育局对各共同体的成果打分,用考核压实共同体。

结为共同体后,元通小学和天宁小学互动频繁。教师们不仅互换跟岗,还举行联合教研、技能比武。数学教师韩惠林多次在联合教研活动中进行分享,他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面对更多更专业的伙伴,是压力更是动力,很多细节,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现改正的。”

考虑到实地参与交流轮岗的人数有限,该县还借助全省力推的义务教育学校“城乡携手、同步课堂”试点工作东风,投资400多万元创建同步课堂信息平台。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全县城区教师都成了农村学校的后援团。截至目前,结对学校开展同步课堂、网络研修、名师课堂等帮扶活动20多次,涉及语文、英语、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参与师生超过3000人。

从海盐最偏远乡村到县城中心,中小学手挽着手、心连着心,一点点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

调整导向 点燃希望

一轮轮行动拉近了距离,但为“城区挤、农村空”降温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叶惠玉意识到,家长心里有道坎——对农村学校的进步持怀疑态度。

如何为农村学校正名?2015年起,海盐县围绕“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四个维度,在全省率先启动以“20分计入中考”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秦山小学的花样跳绳、官堂小学的空竹、滨海中学的自行车队……指挥棒指出新风向,软硬件大幅提升的农村学校纷纷发力音体美劳学科特色建设,推行育人模式变革,很快尝到了甜头。

推广篮球特色的海盐县元通中学,不仅在县中学生篮球比赛里崭露头角,还带起了一股全员运动风。体育中考满分率和体测优秀率名列前茅,不少城区学校都来取经。

“都是先进理念结出的果子。”校长陈燕平说,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农村初中最需要加强的是综合素质。改造时优先保障专用教室,开发紧扣学科素养的“可视化思维”课程群……理念带动实践,学校软实力提升,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的点滴进步,县教育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6年起,设立发展性评价专项资金、实施因校而异的发展激励机制,大刀阔斧改革的农村学校得到了实打实的支持,教师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中考,海盐县还将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分配名额调整为城乡初中4∶6,进一步加速生源回流,引导老百姓发现农村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截至目前,根据《办法》,海盐县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和“教育质量”三大类30个指标全部达标的基础上,作为核心指标的7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均低于0.3,远低于评估要求的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总体均衡水平较高。海盐县教育局局长杨林峰说,接下来要多管齐下,引导城乡学校进一步加强合作互动、同频共舞,进一步在立德树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方面发力,培养高素质未来建设人才,蹚出一条区域教育协同优质发展的新路子。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