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 恒
“《流浪地球》这部热播电影,成了我们开学第一课的导入部分。”浙江工商大学2016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新学期第一次“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的课堂竟然融入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教授这门课的教师封毅以“‘数’读流浪地球”为线索,从大数据的角度谈对电影票房的解读、幕后故事、拍摄经费以及导演郭帆实现科幻电影梦想的故事。“大国之崛起,必有文化之复兴;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的作品。”封毅告诉学生。
实际上,直到开课当天的凌晨3点,封毅还在修改课件。“寒假里,一直在构思开学第一课,关于《流浪地球》的报道就看了近百篇。”封毅说。在浙商大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封毅是教师中的“激情派”,对教育教学充满了热情。
说起封毅的课,“生动活泼”是学生徐浩源第一个想到的词。每个学期,封毅都会在自己原有课件的内容上作新的改进,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他曾尝试用热门电视剧《武林外传》来架设故事情境。“吕秀才省吃俭用,刻苦读书。突然有一天,他发现饭卡里的生活费增加了?”结合形象有趣的课件图片,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封毅再以此展开大数据技术在精准扶贫等方面应用的讲解。他还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有温度的大数据分析,用数据的智慧点亮生活、温暖世界。
封毅还很注重吸纳学生的建议。每门课结束前,他都会让学生整理出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有一次,封毅发现有学生用手机检索他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便当即询问大家对这类现象的看法。有学生提出,如果教师的问题都是在网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是不是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这句话说到了封毅的心坎里。此后,他对课堂提问的质量更加留心。
作为专业课教师,封毅很喜欢把时间花在学生上。去年6月,一门课程的最后一节课上,封毅给全班近60位学生每人送出了一张写满赠言的明信片。每个人的赠言都是量身定制的,充满了个性化。即使课程结束后,封毅也会在课程群里继续跟学生互动。他曾经办过“考后复习”,即通过在群里发布抢答题,帮学生温习考试中出错较多的知识点。
因为在教学上的投入和成效,近年来,封毅接连获得了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特等奖和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