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15日 星期

春晖寻踪:成就教师自己的生命传奇


□宁波市镇海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 波

湿冷的季节里,我又一次走进了春晖中学,走近了白马湖。昔日住在白马湖畔的夏丏尊先生曾写下散文名篇《白马湖之冬》,再访春晖前,我温习了此文,站立在白马湖畔时,便对文章的神韵有了切身体会。

四年前,我曾应王国芳老师邀请,到春晖中学与白马湖读书会的教师交流读书的话题。王国芳老师陪我逛了春晖的校园,参观了校史室、李叔同先生居住过的晚晴山房、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朱自清故居和夏丏尊的平屋。

记得2014年《人民教育》杂志纪念第三十个教师节专辑中有一篇题为《教师为什么要有专业生活——白马湖教师群启示录》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春晖中学的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住在白马湖畔的日子。当时,这三个人是邻居,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开展今天所说的教研活动。这篇文章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春晖中学有了更多的向往。当自己站在这些大师昔日曾经住过的房子前,回想文章中所描述的情形,有一种近距离观摩他们,与他们“专业交往”的感觉。

此后,我又读了不少有关春晖中学以及春晖名师的文章,了解了更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夏丏尊、朱自清、叶圣陶这三位大师之间的友情“铁三角”。为此,我希望自己能再次走进春晖中学,再一次去感悟那些教育大师的魅力。

春晖中学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校,上个世纪20年代曾吸引了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名家任教,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并有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2014年,《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推出百年名校与历史传承系列的时候,介绍的第一所学校就是春晖中学。

春晖中学在很多教师心目中是教育的圣地。当我们在区里提出“春晖中学访学”计划时,得到了很多教师的积极响应。于是,也就有了我的第二次春晖之行。这次,我带着镇海区“研之乐”教科研骨干读书会30多名教师一起来春晖中学寻找教育大师的足迹。此前,我们开展过“品读名家教育经典,争做新时代好教师”的主题读书活动,这次访学活动可以看作是这个主题读书活动的实践版。

我们事先建立了微信群,上传了一些关于春晖中学的文章,并要求每位教师在访学后写1000字以上的心得。从大家上交的心得文章来看,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精神成长之旅。

尽管那些名家早期在春晖中学待的时间大多不长,而且除夏丏尊稍年长一点外,大多还不到30岁。但在志同道合的同行砥砺下,他们在春晖中学形成了不少成果。比如:朱光潜写出了第一篇美学论文《无言之美》;朱自清写下了至今还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论文《教育的信仰》;丰子恺除公开发表了第一幅漫画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外,还写下了不少艺术教育论文在《春晖》半月刊发表……这不就是对现在所倡导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专业发展模式最好的阐述吗?

大师,是靠写出来的。我在《大师的教书生活》一书中读到过朱自清的相关内容,说朱自清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满口的扬州官话,并不怎么受学生欢迎。但他任教期间,不仅坚持文学创作,而且写教育教学文章,从而得到了学生的敬仰。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师有四重境界,分别是成为让学生瞧得起的教师、让自己心安的人、让学校骄傲的教师、让历史铭记的教师。而春晖中学的那些名师,大多达到了第四重境界。

今天不少人看起来,春晖中学曾经的辉煌,主要是因为一位知名的校长经亨颐以及他强大的朋友圈,吸引了一大批知名教师前来任教,无数大家前来讲学。后来随着经亨颐校长的离职,这些人也各奔东西了。

尽管这些名师在春晖中学的时间不长,却永远成为春晖办学史上最灿烂的一笔。

这次,我们到春晖中学访学时,春晖中学刚好举行了百十年校庆。今天的春晖中学正走着适合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而春晖中学早年的文化历史,更会激励今天的春晖师生更加奋发有为。

作为一名教师,能在自己所供职的学校留下什么样的痕迹,能在自己的学生中留下什么样的形象,很值得自己思考。

离开春晖中学,我突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尽管我们与那些教育大家相距甚远,但是我们作为教育追梦人,也应该用自己的真情和智慧,在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史上留下那么一点痕迹。

朱永新教授曾经在新教育实验的研讨会上做过题为《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的主报告。他指出,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需要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原型和人生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一个教师知行合一的过程,就是从阅读他人传记到书写自身传奇的过程。

此次到春晖中学寻踪,就是以教育大师为榜样,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努力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师的教育写作不可避免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同样具有超功利性。如果一个教师真正形成了教育写作的习惯,在躬耕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阅读、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也就真正走在了书写自己生命传奇的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