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前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18日 星期

“山地”课程:为童年增添“自然味道”


□本报通讯员 蒋文飞

长时间的阴霾过后,这两天杭州的天气逐渐放晴,杭州市滨江区湖畔幼儿园的自然运动项目再次启动:小班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白马湖公园毅行,在大自然中玩起了“跳荷花”“踩石过河”等亲子游戏;中班孩子走进地形较为复杂的冠山公园,以“PK赛”的形式挑战定向运动;大班孩子则是在地势较高的冠山茶园来了一场山地锻炼,开展“穿越电网”“翻越路障”“爬上山崖”等野趣游戏……每到秋冬季节,受雨雪、雾霾等不良天气影响,幼儿运动量以及积极性大大减小。针对这一现状,该园充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动能力水平和体质发展需要,设计了多元化、开放式的自然运动项目。

园长来维介绍,自然运动项目是湖畔幼儿园“山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园教师团队越来越意识到,孩子们的童年缺少了“自然味道”,失去了在野外恣意奔跑、山间自由嬉戏、水中尽情玩耍的机会。于是,该园立足陈鹤琴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理念,建设并实施“山地”课程。

得益于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园组建了“两山两湖三园”课程资源网,开辟了“种植基地”“野趣基地”,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让孩子们一年四季都能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春天,他们与春风绿柳为伴,舞雩歌咏“游自然”;夏天,他们与浅水碧荷为伴,溪头山麓“戏自然”;秋天,他们与黄杏飞絮为伴,郊行远足“享自然”;冬天,他们与白雪红梅为伴,静观野趣“乐自然”。

在观察孩子们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团队逐渐架构起“野趣”“小菜园”“闹茶山”“小河长”“柿之乐”等项目活动群。其中,“野趣”项目着重让孩子体验“野味儿”。孩子们成立“勇敢者联盟”和“寻宝小分队”开展野外探险,他们观察和记录蚂蚁、蜗牛的生活习性,建立自然观测站记录气候变幻。由于茶叶在一年四季中有着不同的形态和作用,教师们便引导孩子们围绕茶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春天采茶、炒茶、闹茶山,夏天识茶、卖茶、品茶,秋天摘桂花、制花茶,冬天寻茶树、嬉茶园。沿循时节变化,“闹茶山”项目就这样逐步推进,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在来维看来,大自然中的事物不应该远离儿童的生活。对此,该园邀请有种植经验的爷爷奶奶作为“小菜园”项目的“种植顾问”,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松土、播种和施肥。“我们不仅仅是要培养孩子的种植技能,更希望孩子在劳动中重拾对土地、对生命的敬畏,从而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她举例说,“种植活动中,孩子们自发制定《小菜园工作计划》,每天在《菜园日记》上记录蔬菜的生长过程。到了收获之际,他们把菜送往食堂,与全园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除了菜园,幼儿园里几棵上了年纪的柿子树也成为孩子们研究的对象。去年秋天,他们为了让青柿子变成熟透的红柿子,可谓是绞尽脑汁,苹果、香蕉、石灰、酒精等都成了他们用来捂熟柿子的工具。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该园还创设了“小河长”项目。在“水趣节”中,孩子们享受水带来的欢乐;在“亲清水”主题活动中,他们了解“污水的产生”“污水的危害”“如何减少污水”。同时,该园成立“畔畔小河长”分队,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定期巡河,完成《巡河日记》。不仅如此,他们还带着童话剧《新小蝌蚪找妈妈》走进社区、街道,呼吁更多的人保护水源。“孩子们在接触自然、体验自然中感受生命,在游戏山水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山地’课程开设的初衷。”来维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