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季 颖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高低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来进行查漏补缺,家长一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近年来切切实实发生在松阳县第三中学里的变化。
如何破解城乡、校际及学科发展间的不均衡?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松阳县教育局想到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发展教育。然而,该县地处浙西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推进教育信息化一缺资金、二缺技术。
2016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准备在全省遴选、设立两个智慧教育区域建设试点县。其中,一个要求来自经济、信息化发展基础好的县市区,另一个则为薄弱县。“我们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力量多方向省里积极争取。”松阳县教育局局长李文标说,这是松阳大力发展智慧教育,破解教育瓶颈,提升教育质量的最好契机。为此,他们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前往调研,反映山区学校对发展智慧教育的迫切心声。
借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的契机,松阳最终也拿到了智慧教育试点县的名额。去年和今年,光省财政厅就分别下拨智慧教育补助资金400万元和500万元,同时县财政两年来提供了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就这样,在省、县两级财政的支持下,松阳推进教育信息化有了资金保障。
资金来之不易,怎么把它用到钢刃上,非常关键。为此,松阳县人民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签署了智慧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地双方前后花费一年多时间,多次开展联合调研,通过问题导向、专家引领,才最终明确了推进方案。方案以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师等四大提升工程为抓手,努力打造教育智慧化的区域体系。每项工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也都得到了一一落实。
为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该县通过新建和改建并举,为学校开展智慧教育建设提供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同时,采取高中、初中、小学分类推进的策略,确定了9所试点学校。试点学校城乡结合、以点带面,为全县智慧教育发展提供了样本。
古市中学是一所乡村学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些年陷入了生源持续减少、教学质量下降的窘境。利用财政资金,该校为初一年级4个班配备了平板电脑,实施以“翻转课堂”模式为依托的精准教学课堂改革;建立录播教室并投入使用。校长廖军土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学校获得了优质教育资源,师生的精气神发生很大变化,今后学校将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智慧教育工作。
在大力发展智慧教育的热潮中,学生家长也被发动起来,他们主动为孩子购买电子书包,配合学校推进基于应用移动终端的精准教学改革。在松阳三中,全校40个班级中有27个使用了电子书包。松阳三中通过和信息技术企业合作,一方面解决了学校投入资金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教师不会用的技术难题。企业安排的技术员长期驻扎在学校,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为建设一支专业的教育技术队伍,松阳县通过定期开展智慧教育交流活动、技术专家指导等,提升全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统计显示,目前松阳县内建成了17个录播教室、5个创新实验室,可以开展常态化的教学应用;学生可享用1721个网络优秀主题社区和2249个特色教学空间,形成了基于网络空间的教学普遍用、常态用和深度用。
“智慧教育工作正在全县铺开,但经费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李文标说,县教育局还将多方争取资金,利用社会力量化解经费难题,继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整体提升全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为创新发展智慧教育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