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12日 星期

黄沚青:来一场教学“解密行动”


□本报记者 邵焕荣

在日前落幕的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黄沚青勇夺文科组第一名。

“逻辑清晰,节奏把控到位”“通俗易懂,零基础的我也能听得津津有味”“问题结合生活现象,环环相扣,引着观众往前走”……教学竞赛的直播现场滚动着这样的评价。要知道黄沚青才31岁,从教仅4年。

古代汉语是中文系公认的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之一。“要让学生抬起头学知识,就得有情感上的交流互动。”虽然是一名教育岗位上的“新兵”,但黄沚青却认定必须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在第一堂课上,她就让学生为自己的名字“解码”,从古文献中查找字源、词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班集体”“上班”“下班”等词语,为什么都要用到“班”字?黄沚青告诉学生们,在古汉语中,“班”是指“用一把刀把玉分开”,意为由于各种需要把东西分为几部分……有了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每节课都像是一场‘解密行动’。”学生张兰心说,“在黄老师的课堂里,一个字翻来覆去征用好几个典故、引用各种材料加以讲解, 同时又能结合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黄沚青告诉记者,这些“妙招”都是从教以后模仿、学习、改造而来的。她说,从教后的第一个学期跟着陈年福教授听课、做笔记,一有空还会到其他优秀教师那里“蹭课”。并非师范出身的她直言,之所以能形成现在这种解密式的教学,除了听课,关键还在于扎根课堂,从自身的教学中发现盲点,吸取经验,加以改进。

此次比赛,要求每位教师提前准备20个课程节段。因此,从今年3月起,她每完成一个课程设计,就会通过课堂“实战演练”加以改进。几个月下来,光教学设计就改了五六稿。

“上课、比赛都一样,心里得有学生,这是很多青年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黄沚青说,扎根课堂,次次打磨,为的就是用教学语言将学术问题讲透,便于学生理解。尤其面对师范生,这更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因为学生所遇到的教学问题,教师也可能存在。

新学期,第一批“00后”大学生正式进入大学学习。黄沚青说,对自己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这批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对症下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是她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