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5日 星期

浙江传媒学院“唱响”开学第一课


□本报通讯员 李美琪 潘晓姝 武怡心

“奋斗的青春是美丽的模样,散发着新时代青年的荣光;奋斗的青春是前行的航帆,承载梦想遨游幸福的海洋……”在开学前夕,浙江传媒学院正式发布了《奋斗的青春》大型高清音乐电视作品。

用当下青年人喜爱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唱响”开学第一课,背后有学院师生们的不懈努力。

两分半钟的作品,从一开始的单旋律到最终的四声部大合唱版本,录制过程历经数月,经过词曲作者的反复润色及修改,最终成型,凝结了参与师生的心血。摄制组还特意前往嘉兴去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进行实景拍摄,捕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足迹与承载千钧的“红船精神”。

这是该校继首部“青春之歌献给党”系列视听思政原创音乐电视作品《向青春致敬》后的又一力作,由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策划、作词。她说,创作这首歌曲,正是希望青年大学生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真正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无愧于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

“有奋斗烙印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这部作品总能激发起人无限的活力,作品的旋律线条、动静对比、节奏张弛等彰显了作曲者扎实的艺术功底。”浙江歌舞剧院驻团常任指挥、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合唱委员会副主任赵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如何在合唱中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其中,让指导教师李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说,这首歌和声饱满、声部清晰,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齐唱、对唱,二声部,再到男女声四声部,整首曲子一气呵成,声部不断加厚,最终音乐推至高潮,在最后的长音上强收,始终给人一种踏步向前、积极向上的感觉。

该校电视艺术学院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学生封煜靖担任剪辑工作,拿到音频文件后,歌曲强烈的感染力让她热血沸腾。她说:“每一句歌词都是对我们广大青年的期许,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这些作品让我振奋,我有义务去积极传唱,让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够坚定理想,艰苦奋斗,共筑中国梦!”来自音乐学院表演声乐专业学生原晋彪参与了这首歌曲的演绎。他说,大家以高昂的兴致、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要求完成了作品的演唱。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