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5日 星期
□本报记者 张乐琼
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的地方
——丽水推进校园“三化”安全管理纪实

开学前,丽水第二高级中学寝室管理员刘丽芳照例检查了一遍学生宿舍。对照寝室楼安全隐患排查责任清单,她发现了风扇、床板等处存在的很多细小问题,并用手机登录了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进行记录与上报。10分钟后,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到场维修,迅速排除了安全隐患。

这是丽水推进“三化”校园安全管理中真实的一幕。所谓“三化”就是网格化、清单化与信息化。“要用‘钉钉子精神’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的地方。”丽水市教育局局长王平掷地有声,道出了为学生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丽水市教育局的规定,每所学校的一把手、分管安全管理工作的校领导和负责人构成三级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一级抓一级,要定人、定责,更要定格、定时、定项,做到安全监管不留盲区,隐患排查治理不留死角。”莲都区天宁小学校长高超勇解释说,像在春游、消防紧急疏散演练等实践活动中,学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处州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实现学生安全的全程监管一直是个难题。三级网格铺开后,学校又灵机一动增加了第四格——“小老师工程”。“每班建立小队,选出小小安全网格员,校园安全管理多了一层,就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校长涂智峰说,这样一来学校和家长就能大胆地把学生带出校外,去开展各种社会实践。

人到位了,下一步就是明确各自的责任。为此,丽水市教育局推出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清单。

在清单制定上,丽水二中动了不少脑筋。学校的三项清单包括校长、分管副校长、心理教师、医务员等36种岗位的安全责任,预防传染病、校园欺凌、确保集会安全等16个系列的安全教育,以及火灾事故等19个安全应急预案责任。

“只有安全教育有序、常态、到位,才能防患于未然。”该校副校长应之宁告诉记者,学校特别重视组织针对师生的系列安全教育。至于安全应急预案,关键是要回答好谁负责、谁操作、怎么做、何时启动这4个问题。

大数据时代,校园安全管理必须要借助信息化的翅膀。在中国教育学会丽水市安全教育试验区平台上,全市40多万名学生、2万多名教师人手一个账号,可接受系统化、常态化、科学化的安全教育。此外,丽水市教育局还鼓励各地各校搭建自己的安全管控平台,以提升管理实效。

采访当天,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余赞敏突然发现学校墙上的配电箱外壳有些松动,立刻用手机拍照上传给名为“全效”的校园安全管理App,并填写了安全隐患的类型、地点和级别。几分钟后,学生处主任梅金铨便指派后勤科教工前往处理,再由余赞敏验证隐患排除。

景宁县教育局安全科科长毛锡伟说,全县学校根据网格划分,共布点了509个“全效”二维码。一个安全隐患从发现、上报、整改到验证,全部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而且整个过程可查看、可回溯,甚至还可以对特殊时段隐患类型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预警提供依据。如6月初各校的电风扇问题上报较多,就可以提前布置相关检查。截至目前,该县共发现并上报隐患202个,已整改、验证113个。

“‘三化’校园安全管理构筑起了学生安全的防火墙。”省教育厅校安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丽水在推进校园安全管理上要继续关注消防、校车、防溺水、心理健康教育等重点领域,还应让“三化”管理逐步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广泛发动形成合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