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邵国成
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评价对于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职学校而言,与强调结果的传统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视角下教师评价的评价关系从对立走向理解,教师和学校能围绕共同发展目标形成的一种伙伴或合作关系;评价目标从割裂走向融合,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指向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使教师有获得感;评价标准从静态走向生成,评价主客体都参与其中,通过不断的交流达成共识,并随着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基于上述思考,学校构建并实施了发展性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体系,它是由四个各自独立、互为依存的子系统构成。
一、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主要由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两部分组成。
如笔者学校以“百年名校”为长期发展目标,通过五年发展规划设计学校阶段性发展蓝图,突出重点发展目标,提出年度发展性目标并进行层层分解。这些大大小小的目标以规划、计划、任务点的方式予以呈现,便于教师的知会和理解。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引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思考和规划,印制了教师专业发展手册,让教师在新学年之初就结合学校发展性目标和自身实际情况来明确自己的发展性目标。
二、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包括了评价制度及操作流程。评价制度中的评价标准设定是重点和难点。
1.分系列。依据学校人力资源现状将评价对象分成专任教师系列、中层管理干部系列、行政岗位系列,分别制定评价标准,体现出评价的差异化。
2.分维度。每个系列的评价指标都设计了多个维度。如专任教师系列发展性评价指标设计了“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教育科研”“公众影响”等6个维度,基本涵盖了专任教师的工作范畴,体现出评价的立体化。
3.分层次。每个维度下设若干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呈现由易至难的递进层次,涉及学校发展重点体现质优责重的工作则在评价中予以倾斜,这有利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发展目标,实现人人都有进步,人人都能出彩,体现出评价的人本化。
4.分等级。每个维度按照业绩表现从高到低划分为A(优良)、P(合格)、E(待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规定了达到相应等级所要求的条目数,并设计了直接获得A等或D等的条目内容。
学校在评价标准的生成和运用上体现出“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理念,充分尊重民意,操作流程规范并形成制度性文件。评价文本历经起草、讨论修改、征求意见、再讨论修改等过程,最终由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学校成立有评价工作组织机构,督导评价室是负责评价工作的职能部门,各业务职能部门对所属评价范围内的评价项目负责过程性材料收集及教师自评的审核,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全校教师评价结果进行认定。
三、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平台;二是开展评价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
发展性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一方面有横向比较,即告诉教师“你现在在哪里”,让教师明白他在某个系列中的坐标位置,带有诊断性功能,体现绩效管理;另一方面更注重教师的纵向比较,即引导教师思考“你可以到哪里去”,让教师根据自己的过去、现在思考其“最近发展区”,带有导向性。那么至于如何让教师到达他的最近发展区,除了评价本身的激励功能之外,学校还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学校教师发展处是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能部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向该部门提出培训进修等需求,教师发展处也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制订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和措施,提供“菜单式”服务,方便教师的选择,为教师发展助力。
四、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包括评价结果的公布、召开教师座谈会及个别谈话交流。评价结果分为卓越区、优秀区、成熟区、成长区、潜力区、倦怠区。学校评价小组根据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和个性差异在上述“六区”形成定性建议,定期向教师当面反馈,达成一致共识。评价过程材料均与教师本人见面,经过公示后教师本人签名确认,确保了评价工作的公开、公正。召开各类教师座谈会,搜集教师对学校评价工作意见,并按照规范化流程对评价标准进行修订。对于评价结果中表现异常的教师不妄下结论,而是在通过对话交流了解教师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给出要求建议或者忠告规劝,以期帮助和激励教师发展。
五、实施成效
通过3年来的实践,其主要成效表现为:
1.教师生涯规划得到加强。发展性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体系让教师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定向、定点、定位、定心”,从而实现“理智地发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
2.教师职业行为得到改善。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奖励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酬、重责重酬”的公平性,确保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设置合理的期望目标和期望价值,提高了教师行为能力,评价体系中的支撑和反馈系统也能够帮助教师改善其职业行为。
3.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整体提高。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朝着追求卓越的目标进发,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名师引领作用显著,骨干教师发展势头强劲,青年教师成长势态良好,教师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正朝着良性循环可持续方向发展。
4.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得到凸显。发展性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领着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