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6月29日 星期

毕业季,职校生都去哪了


□本报记者 胡梦甜

这几日,湖州银泰城的客流量比往常要大很多。一场由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组织的校企合作成果展吸引了无数市民驻足参观。服装专业部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展、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表演、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提供的美容美发志愿服务……学生们用所学展现了一场艺术盛宴,赢得市民的啧啧称赞。活动现场,一半学生被企业直接“订走”。“还有一半学生或升入高校,或自主创业,很多企业找我要学生,可我的学生早被‘一抢而空’了。”校长朱建伟说。

仲夏六月,又到一年毕业季,当许多毕业生还在为不确定的未来踌躇焦虑时,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已经开启了“开挂”的人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定或走上创业之路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他们是职校生。

没毕业,就收到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4月初,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上演了一场校园版《职来职往》。浙江慧尔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品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义乌大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用人单位同台PK“抢人”,近300名学生当场面试。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能力非常认可,4家招聘企业在原计划提供的20余个实习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又额外增加若干就业岗位供学生选择。义乌大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蒋经理说:“这些学生真的不错,很多有电商参赛经历、实践经验。我们只要稍作指导,估计他们很快就能上手……”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2018届中西餐烹饪专业学生朱航鑫还没毕业就收到了百年老店知味观抛出的“橄榄枝”。在这之前,他已经在知味观实习了大半年时间,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无论是热菜还是冷菜,从口味到出品都有严格的要求,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在朱航鑫看来,实践经验尤为重要,而这也是他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重要原因。“职高生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在他们身上没有95后的娇气,工作非常敬业。”杭州知味观副总经理周赛这样评价道。

每年的5、6月份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大学生们拿着简历,奔波在各类人才招聘市场,却频频被用人单位婉拒。不少大学生甚至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校生的高就业率。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下,在人事制度的改革下,社会不再盲目追求学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变用人观,更注重求职者的能力。

手握3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的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15级数控专业学生刘明炎刚参加完学校的毕业典礼就被工厂请去做技能指导小师傅。“他特别有灵性,一点就通,上手很快,在校期间,他就经常对学弟学妹进行技能指导,还开设了6场分享比赛经验的讲座。”说起他的得意门生刘明炎,金牌教练刘达满是自豪。

逆风飞翔,圆自己一个大学梦

6月22日,牵动近30万考生神经的高考成绩揭晓,当人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高考“状元”身上之时,有这样一个群体也散发出了夺目的光芒:他们是中职生,却华丽“逆袭”,凭借自身努力考上大学。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有209名学生考取本科、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的专科上线率达到了100%、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的本科上线率高达23%……这些选择参加高考的中职生来自不同专业,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大学梦。

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后,衢州中专2015级会计专业学生柴叶萱激动不已。3年前,中考失利的柴叶萱因无缘普高一度迷茫。进入衢州中专后,发现职校生还拥有许多升学通道,柴叶萱藏在内心深处的大学梦被唤醒了。她向学部提出申请,在高一下学期通过考试从专业技能班转到会计专业预科班,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在校3年,完全颠覆了我对职校的最初印象,学校的管理很严格,活动很丰富,3年来我成长了很多,谢谢中专教会我除了成绩,还有许多值得奋斗。”

衢州中专校长余雨生告诉记者,在衢州中专,除了参加高考、高校提前自主招生外,中职生实现大学梦的通道还有很多。如通过“3+2中高职衔接”“国际合作”“技能竞赛”等方式进入全日制大学学习深造。今年,除了参加高考的448名学生全部上线外,152名学生被高校提前录取,374名中高职衔接班级(3+2、五年一贯制等)的学生直升高职院校。

今年,作为衢州市唯一的中本一体化试点学校,衢州中专与浙江科技学院联合推出首届“3+4”中职学校与本科院校一体化试点招生,培养机械数控方面的人才,前3年中职段在衢州中专就读,专业为数控技术应用,3年后参加“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全省统一考试,上线者升入浙江科技学院继续学习4年。

“在传统认知中,读中职意味着‘毕业即就业’,其实不然,中职教育不是断头路,现在的中职不仅能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更能让孩子们升入更高学府深造,走向更远的未来。”余雨生说。

出国、创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刚毕业,在哪里可能都是职场“菜鸟”。但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施大威的选择却不一般,毕业后他大胆创业,成立了杭州执素科技有限公司,还把产品成功卖到自己的母校。“浙江实行新高考后,很多内容加入实操环节。我们公司就提供各种学习材料,让学生动手去练。”施大威说道,“中职学生做研发比较受限,最好的出路是技术销售,通过技术性推销,帮客户解决问题。”现在,施大威的公司有一支11人的核心技术团队,一年利润大约100万元。

再过几天,中策职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陆旭文就要踏上去往新加坡的征途。陆旭文是中策职校中新合作班的一名学生,在完成3年国内的学习以后,他将在新加坡继续深造两年。今年,全校共有30多位同学即将和陆旭文一起踏上出国学习之路。“在中策的3年,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让我懂得只要努力都有成功的机会,马上要出国学习,行李中或许放不下太多的东西,但是对老师、对家人的思念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陆旭文感慨道。

“中职生的成长渠道已经被打通,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路径,而不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党总支书记金卫东说。

诚如杭州市拱墅区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应康强所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以爬树的能力去衡量一条鱼的能力,那终其一生这条鱼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笨蛋。职业教育就是要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只要找对土壤、足够努力,职校生的未来不可估量。”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