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6月6日 星期

蚕桑文化滋养“蚕韵少年”


本报讯(通讯员 谌 涛)“在方格簇上的,用手指抠出来;在草龙上的,用手指捞进去,提上来。”近日,开化县林山乡国芯希望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教师余约录的指导下摘蚕茧。这些蚕茧是学生们从孵化蚕蚁开始,精心“呵护”出来的成果,如今丰收了,学生们个个笑逐颜开。这些收获的蚕茧除了留小部分做手工艺品外,其他的销售后换成文具奖励给优秀学生,共同分享劳动的果实。

国芯希望小学距离开化县城36公里,蚕桑曾经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近些年,因为蚕茧价格起伏不定,许多村民选择了其他增收渠道,大片桑园荒废。“蚕桑文化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代表,虽然桑园荒废了,但我们不能让蚕桑文化荒废。”对此,时任校长刘建民开始有了想法。

从2015年开始,学校尝试以蚕桑文化滋养“蚕韵少年”。目前,围绕蚕桑文化,该校已经形成了以“扬蚕之精神,塑蚕之形象,践蚕之品质”为核心内容的“蚕之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尚德、品艺、践行三个板块。

学校把蚕桑文化与品德课整合,设立了“勤奋、自律、奉献”三门课程。四年级思想品德教师唐媛媛带领学生共同收集当地历史上无私奉献的名人故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美术教师则以蚕茧为原料,带领学生开展手工艺品创作。学生们在蚕茧上描绘了四大名著中主要人物的脸谱,也用蚕茧做成各种各种的小动物,还用软陶捏出形态各异的蚕宝宝,向人们展示学生们的神奇创意。

围绕蚕桑文化,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最近,余约录带领学生利用鲜嫩的桑叶,完成了桑叶制茶工序。这几年,在校园的“蚕桑文化实践基地”学生们进行了养蚕、桑树培育、桑地养鸡、桑叶制茶、酿桑葚酒、撰写观察日记等系列活动。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当地蚕桑文化,学校建起了蚕桑文化体验馆,其中不仅介绍了当地蚕桑历史,也陈列了和蚕桑有关的器具,给学生以直观的蚕桑文化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