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浦沿中学 傅惠良
现在是一个多元的信息化时代,后三分之一学生的个性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有的学习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不想学就不学;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对纪律约束感觉难受;有的对于教师的提醒、批评轻者听而不闻,重者强词夺理,或报复性地故意扰乱课堂纪律……
数学课堂上,后三分之一学生也有种种问题:有对数学完全丧失信心,一上课就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的;有笔算能力极差,一元二次方程也借助计数器来解的;有意志力极差,听得懂的、感兴趣的内容听之,稍微变更一下内容,则又管自己神游的;有数学学习方式欠妥,上课、作业认真,但考试成绩总是很惨的……
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数学作业是一大问题,先不讲完成质量,上交率就让人头痛,教师得一次次地去讨,一个个地去催……
有效而整体地提高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数学教学效果,对数学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中考竞争的压力下,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所有的初中学校把这些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撇在了一边,不闻不问。这些学生的学习本来就已存在问题,再加上对他们缺乏要求和关心,就使得问题更加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我在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中使用了的一些方式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大家共勉。
一、课堂上多关注
初中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是很繁重的,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给学生单独补课,所以要尽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由于所在班能上高中的就那么十几二十号学生,教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学重心难免会倾向于优等生。但班级是一个整体,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没有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优等生也难以更加出类拔萃。
1.制作既实用又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数学课件
后三分之一学生需要多一点花样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会上课的愉快。
2.课堂任务的安排要有层次性
如用PPT展示要一次性展示多题,从易到难排列,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好学生可以完成所有的题目,后三分之一学生可以完成前面几道较为简单的题目。
巡视时走到后三分之一学生那里,轻轻地告诉个别学生要认真做好哪几题,到讲评的时候给他们以展示的机会。
对于期末考前的数学复习课,教师一般会多讲多练一些较难的综合题,但这些题让后三分之一学生做一定程度上是浪费时间,要有针对性地为后三分之一学生制订复习计划,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通过复习更上一层楼。
我是这样执行的:数学课的内容里有较难的综合题时,我会安排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记书上的黑体字、公式,重做错题。如果上的是数学交流课,课前让他们找好自己的“小老师”,课上放下包袱,不懂就问。
3.用积极的、肯定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后三分之一学生平时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总有许多令教师不满的地方,得到的负面评价不会少,上课时要客观地对他们好的方面进行肯定,只言片语,起到的效果却是很大的。每堂课都这样去做,其实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整个课堂氛围会非常融洽。
二、热情鼓励,激发上进
后三分之一学生绝非一无是处,在他们满不在乎的外表下,其实内心仍然渴望学习成绩的进步。我们要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工作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因此在教育中,应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也品尝到受赞许的欢乐,从而重拾自信,积极上进。
发喜报是我奖励学生的常用方法。记得我班有个男生聪聪,学习成绩曾是倒数第一,在第一次数学月考中进步了一名,我适时地对他进行了表扬,让他把进步名次的喜报带回家。在后来每次考试中,聪聪居然都能取得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从来不忽略他那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他肯定和鼓励。一学年下来,他不但进步了10多名,而且上课也变得安静了,有同学愿意跟他同桌了。
还有个男生李佳佳(化名),数学课堂上坐不住,数学成绩不理想,但我注意到他平时热爱劳动,动手能力比较强。我就以这作为突破口,时不时对他这方面的品行和能力进行肯定。一段时间下来,他在心里接受了我这个数学教师,平时生活中、课堂上也愿意听我的话了,数学成绩也不知不觉地进步了。
三、关心爱护,耐心细致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烈,特别是后三分之一学生,比别人更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我们对待他们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更要态度真诚,行为要富有爱心、耐心,细心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尊重、贴近后三分之一学生,需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转化都有一个过程,会经常出现反复。
我还将上课容易走神的、做小动作的学生座位前调,这样更容易关注到他们。我用真诚的态度让他们体会到,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知道自己从来不会被放弃,他们就能欣然接受安排。
四、让作业批改成为心灵沟通的渠道
大部分的后三分之一学生往往不能从头到尾很好地完成当天的数学作业。一方面,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题目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就会乱做、不做甚至去抄袭同学的作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书写习惯不好,或错误率很高。这些情况对我们教师批改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挑战,很容易改着改着就生气了,从而对这些学生作业的批改采取消极态度。
所以,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批改时从心理上降低预期,善于寻找他们这个能力范围所能达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评语,及时反馈落实。
其实每天的作业批改是教师和后三分之一学生一种文字交流的方式,有时它的效果大于一番口头的告诫和规劝。我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平时数学作业能做到人人都交,因为我认真批改作业,并利用评语的方式跟他们交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了,整个班级的平均分就上去了。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数学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数学基础。在各种有效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对后三分之一学生有更多的耐心、关心、真心,争取一个不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