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职院校要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离不开产学研综合平台的搭建。前不久,省教育厅公布,共有7所高职院校的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一批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本报即日推出“协同创新在高职”系列报道,总结和推广这7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之路,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汪 恒
通讯员 郭金响
自从4年前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以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熊永森每一两个星期就要跑一次合作企业。作为协同创新中心具体研究方向的负责人,他和企业专家面对面讨论交流,大家合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合作企业之一浙江四方集团的总工程师李红阳说,几年的研发合作收获了15项省市科技项目立项,各类专利35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013年,由金职院牵头,携手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浙江四方集团等7家单位,共同创办了现代农机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几年的运作,不仅促成了多方的利益互赢,而且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师教研等带来了明显益处。
合作研发,校企“抱团”互补增效
在金职院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事业部主任王志明看来,金华是农业机械制造产业研发创新的好地方:农机生产企业有2800多家,农机产品出口额居全国第一;浙江省仅有的3家省级农业机械领域的重点企业都在金华,这里还有全省唯一的省级现代农机装备高新技术园区;金职院的前身为浙江农业机械学校,有37年的农机人才培养积淀。
然而,企业集聚,并非意味着研发力量也同时集聚。“企业间存在技术壁垒,大家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校企间的合作也仅仅停留在‘点对点’的阶段。”王志明说,学校和企业,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都存在进一步协作创新的需求。
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让学校和企业看到了校企合作“1+1>2”的力量。熊永森说,有很多原创性的技术研究,如果只是院校去研发的话,会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源头;而如果仅由企业去做,在基础研究和试验开展上存在劣势。“只有大家协力合作,才会在技术研发上走得更远。”熊永森表示。同时,协同创新中心内部各家企业间的协作也多了起来,大家取长补短,在配件生产等技术流程上相互合作。
李红阳所在的四方集团和金职院合作已有20余年。他认为自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之后,大家合作起来目标更加精准,知道劲要往哪儿使,更好地实现了“抱团”。协同创新中心出台了《岗位聘任办法》《兼职教师聘请与管理办法》《科研组织与协同创新管理办法》等8项规章制度。此外,协同创新中心还会不定期举办行业学术会议、人才研修班、专题报告会等,以加强协同单位之间的联系。
“高职院校创办协同创新中心,一定要找准方向。”王志明说。他表示,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和产业结合得更紧密,所以更要立足现实应用。目前,协同创新中心转化科技成果12项,累计产值1.8亿元,为区域农机企业提供了大量技术服务,还在行业内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员工开办培训班,提升产业从业者的素质;举办行业技能大赛,为农村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接下来,协同创新中心还将参与到行业相关标准制定,为“浙江智造”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项目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金职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大三学生张小宝在一次坐公交的过程中突发灵感,回到学校后,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车辆减震装置,并作为专利项目,申报到了协同创新中心。之后,该研究方向的教师和专家们对张小宝的作品提出了改进意见。“协同创新中心实行的是项目导师制。好处之一是,年轻人想法多、思路广,无论哪个方向,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家。”金职院青年教师金仁雕介绍。近5年来,协同创新中心“孵化”出的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的获授权专利达到了12项。
项目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是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的两条主线。院校和企业间的紧密关系让现代学徒制有了更多创新的空间。“金华有很多中小微企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难以大规模集中安排,只能寻求多家企业共同消化。如此一来,如何保证实习效果不下降?”王志明提出“四方选择,三段结合”的理念:四方,即院校、企业、企业师傅和学生,强调这四者之间的主动性。同时,根据学业安排,学生的实践期可划分出三段,分别为课程期间(短期)、暑期(中期)与在校第六学期(中长期)。
此外,平日里学生们“进”企业更加频繁了,学校还把课堂直接搬到了企业。同时,学校从企业方面请人来更方便了。协同创新中心设置了企业讲师团,把企业里有项目经验的专家变成了校方的兼职教师。“之前从企业里请人,还会担心次数太频繁让企业管理者介意。现在有机制做保障,加上大家平日里也是合作关系,邀请和应约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王志明告诉记者。
青年教师在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平台下,也有了更多专业成长的路径。教师杨杭旭凭借在协同创新中心期间的工作成果,成功申请了在职博士。金仁雕2012年毕业后留校,跟着同一个技术创新部的资深教师,找到了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农业收获装备的他,每到水稻或小麦的收获季,都会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调查农机设备与不同条件下农田的适配性,在实践中写就自己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