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寿仁
丽水中学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我是讲书人”大赛,每一次总决赛我都会参加。在一个可容纳1000多人的报告厅里,18个讲书人在台上依次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现实主义的《看见》、浪漫主义的《绿山墙的安妮》、探讨生命意义的《维罗妮卡决定去死》、极具人文情怀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以及风采各异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个人的朝圣》等。
每一所学校都会举办许多类似的学生活动,但有些活动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而有些活动却能让学生们记忆深刻、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其中的差距,个人认为在于活动的设计。对学校而言,教师发展需要平台,学生发展需要活动,而有价值的活动,必须要有设计。
如何设计?第一是示能。所谓示能,就是必须直观地展示活动参与者所具有的功能。没有功能或生硬地展示功能的设计都是失败的。而“我是讲书人”大赛,恰恰在于它通过一个活动载体的设计,展示了多样化的功能。要讲书,首先必须阅读,其次必须思考,再次必须写读后感,最后还要将书面表达转化为口头表达,整个流程中,读、思、写、讲、演等多种能力都得以锻炼及展示。至于台下的听书人,首先是听,然后依次延伸到读、写、讲,收获也是全方位的。
第二是约束。任何好的设计都不会是无边际的,它必然要体现一种自我控制。比如我们打开一个文档进行书写,最后关闭时,都会跳出是否保存的字眼,这就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说到底也是一种保护。“我是讲书人”大赛,它的约束性体现在所有选手讲的书目,都必须是在教师提供的范围内。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促进——必须阅读、筛选,然后方可推荐;对选手或者整个赛事,则是一种保护,一种约束——必须经典、健康、向善。
第三是体验。常态或者说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缺少参与者的体验,即使有也仅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如何让更多的参与者通过活动体验成功,以及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比活动本身更有意义,即使没有取得好成绩,参与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我是讲书人”大赛在总决赛之前,已经历了若干环节,从海选到总决赛,参赛选手体味到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感觉,也感受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提高和丰盈的收获。
当然,“我是讲书人”大赛仅仅只是一个例子,我想说的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从事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时,都应该用心设计,使自己的教育设计、课堂设计、活动设计等努力贴近学生需求,激活参与者的热情,助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