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王 荣
泰国影片《天才枪手》已经热映了一段时间,目前票房超过两亿元。 影片讲述了两个天才高三学生小琳和班克帮助一群富二代学生作弊的故事。这部影片是不是如许多人追捧的那么好,笔者很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琳为什么会走上“枪手”之路?
最早是因为好朋友格蕾丝的央求。格蕾丝想演舞台剧,可是成绩达不到要求就没有演出资格。格蕾丝陷入痛苦中,她对小琳说:“我要是有你一半聪明,我就不会做这件傻事。”
由此可见,学校没有给成绩差的格蕾丝以个性发展空间,文化成绩成了格蕾丝走向成功的死杠杠。小琳想帮助一下好朋友,她感觉自己是在做好事。
接着,小琳发现了一系列黑暗现象:数学教师为赚取学生的辅导费而故意把辅导题拿来考试,学校暗箱操作收取学生巨额赞助费,学生中贫富悬殊……
这一切的不公平,让聪明绝顶的小琳做出一个选择:用自己的聪明来作弊,来赚钱,来挑战社会的不公平,通过逆袭而获得新的公平。
小琳对班克说:“你我都是失败者,不像小巴和格蕾丝是天生赢家……你那么诚实,生活照样欺骗你。”
纨绔子弟为什么要花钱买成绩?
影片中的小巴是典型的富二代,家里钱多得不得了,几乎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唯独成绩上不去。小巴说:“像我这样的白痴,也梦想考出好成绩。”
考出好成绩有什么用呢?因为他的父母是唯分数论者,平时管教无力,只要儿子成绩过关,就许诺给他买名车;学校也是唯分数论,不调查平时表现,只要分数够了,学生就可以出国留学。
令我非常不解的是,影片中所有学生都把出国留学当作人生最高目标,难道泰国大学就那么不堪?再说,留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拿着父母的钱去国外享受花天酒地、游手好闲的生活?可见,影片给这批学生设计的目标是有问题的,说重一点就是有导向性错误。
影片中提到的作弊手段也非常脑残,难道那里的学校考试都是标准化模式?都是选择、判断、填空题吗?那些演算过程,那些主观题,也都能用“弹钢琴”“发密码”解决吗?更好笑的是作文题的发送,就算考试前半个小时透露作文题目,来得及吗?影片把作弊技术拍得那么出神入化,目的只是吸引观众的眼球吧。咱们用脚趾头想想,这种作弊有用吗?
但是小巴们的父母和他们所处的社会认为是有用的,于是小巴们就认为那些答案值得花钱去买。可见,学生就是父母的镜子,学校就是社会的镜子,透过这一支作弊团队,我们看到的是其背后不正常的世界。
人物形象扁平,缺乏个性
影片中有很多成功的镜头,比如开头与结尾有两处镜子的运用,小琳看着镜子中无数个自己,折射出主人公灵魂的矛盾、分裂与自省。影片中音乐的运用充分把控着叙事节奏,快慢镜头、交叉剪辑等处理都非常出色。
但是影片人物塑造的不足是明显的。尽管演员很卖力地表演,一些细节很有意思,但剧本并没有塑造出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扁平化。影片粗糙地将学生分为几类:一类是父母有钱而子女不愿读书;一类是父母很穷很辛苦,子女智商高且很会学习。
我想这应该只是个别现象,社会的整体现实应该是:好的经济条件保证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不仅文化科目成绩好,音体美各方面也不错;很多穷孩子因为得不到好的教育资源,从小就被考试机制淘汰,除了少数天赋异禀出类拔萃者。
更遗憾的是,影片竟然没有提到第三类学生,他们应该在学生中占比较多。按照常理,学习成绩正态分布不可能没有中间层。他们的价值观、学习观、考试观即使谈不上正确,至少也应该是正常。这些人都上哪儿去了呢?
如果影片中存在大批中间层的学生,校园作弊弄出这么大动静不会被发觉吗?
影片结局扭转得太不自然
班克为什么会在现实碾压下变成魔鬼?班克曾经对小琳说:“虽然我们都是模范生,但并不代表我们会做同样的事情。”
不错,他是一个质朴的学生,虽然遭到小巴算计不得不参与作弊,但是被抓之后,他没有供出团队中的其他学生。他用赚来的钱开洗衣店。可见他已经接受了现实。然而,他后面突然出现的那些宁可鱼死网破的念头,不是又破坏了这一切吗?
小琳为什么会转变呢?她说要不要向生活投降“一切在我自己”,这是影片打算传递给观众的所谓正确价值观。但仔细想想,这合理吗?小琳突然之间200万元也不要,前途也不要,选择了自首,理由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她去自首等于毁了一群人,这符合小琳的性格吗?
观众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思考
总而言之,尽管这部电影不太符合常理,但是它至少满足了四类人的需求:
1.好奇心重的技术型。“哇,这么高的智商,这么好的作弊技术,佩服佩服。”电影旨在让观众发出这样的感叹,尤其在学生中圈粉无数。
2.愤世嫉俗侠客型。社会这么不公平,很想破坏它,剧中人逆袭成功的话,感觉太好了。
3.鸡汤教育型。可以用影片教育孩子:作弊是没有好下场的。同时,再补充一些“你无力改变世界,一切在于改变自己”“生活即使欺骗你,也要微笑坚强,相信正能量”之类的格言。
4.鸡血爱国型。告诉观众:你看,泰国教育这么乱。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联想到的是武侠片、犯罪片等。社会不公,就有江洋大盗,那些智力和勇气过人的人物,一不小心就会被众人捧为英雄。有人从电影看到硬币的正面,道德、智慧、勇气和爱,也有人从电影看到硬币的反面,投机取巧、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所以,当一部电影被叫好,票房飙升时,作为观众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