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焕荣
“本周,我的学习有计划、有效率,紫色维度可以打满分3分;有一次升国旗时忘戴红领巾,红色打2分;因为好奇摘了校园里的一朵花,绿色只能打1分……”3月14日上午11:20,嘉兴南湖实验学校的七彩评分课开始了。课上,506班学生王昱泽回顾了一周表现,对照彩虹少年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细则,在七彩评比本上开展一周自评,“除此之外,还需要同学互评、教师评,课后,我们还要将七彩评比本带回家,补上周末家长评”。
七彩评分课、彩虹少年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七彩评比本,这些都是近年来学校探索私人定制式学生评价改革的缩影。“以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竞争性、结果性评价为主,对多数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不强。”校长王建良介绍,自2020年起,学校基于“人人得到关注,时时得到认可,处处得到激励”的评价理念,创新构建了私人定制式彩虹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量身定制的评价,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此,学校结合自身独特的“彩虹文化”,专门制定了彩虹少年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该标准与彩虹七色紧密对应,共有7个单项、16个小项、44条细则,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其中,红色对应“心向党”,橙色对应“能自强”,黄色对应“爱劳动”,绿色对应“会生活”,青色对应“重礼仪”,蓝色对应“会创新”,紫色对应“善学习”。
明确了“评什么”,下一步就是落实“怎么评”。每个学期初,每名学生都可以参照个人以往表现自主申报彩虹少年的7个单项;学期中,学生将经历至少每周一次的自评、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在多元评价中不断深化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成为更优秀的个体;学期末,学生要进行自我反思和对照,达成各个单项目标的学生可自行在彩虹少年荣誉证书上张贴相应的奖章。
“自主申报、分项达标,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在不同领域积极探索、挑战自我,发挥自我潜能,展现个人优点与特长,实现个人价值。”506班班主任陈海燕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保障落实,学校还专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七彩评比本,并开设了七彩评分课。
评价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王建良直言,过度的量化评价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的温度,私人定制式评价不能简单地打打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
故事感染式评价就是其中之一。陈海燕发现,学生小高的抽屉一直整理不好,但她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在七彩评分课上,以撰写班级故事《黑洞未解之谜》的形式旁敲侧击,通过文学性的描述让班上最乱的一个抽屉化身为神秘的“黑洞”,让小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并开始注意起自己的“黑洞”是否整洁。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教师们还凝练出了奖状私人定制式评价、书信温情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私人定制式评价让每名学生的努力都被看见、每名学生的表现都被认可,促进了他们全面而个性化的成长。”王建良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从标准参照向自我参照转变,通过构建旨在激发学习内驱力的评价机制,重点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过程坚持能力与结果反思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