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浙江如何在省域层面彰显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高规格召开的教育强省建设大会宣示了全省一盘棋统筹,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坚定决心。
对浙江而言,教育强省建设是先行者的自觉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局”,围绕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今年1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正式印发。鼓点铮铮,催人奋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走前列、勇担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的浙江责无旁贷。
对浙江而言,教育强省建设是发展脉络的必然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将“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列入“八八战略”,并作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部署。此后,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奋斗逐级而上。从“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到“全面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再到“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浙江教育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握紧“接力棒”,奋力跑好新征程,是浙江教育人继往开来的时代责任。
对浙江而言,教育强省建设是之江儿女的美好愿望。近年来,浙江全力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教育主要发展指标在全国位居前列,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高教强省建设、基础教育、科创实力和人才队伍、教育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然而,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够强、教育资源城乡区域配置不够优、群众教育获得感不够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实在事、关键事。
随着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的召开,浙江教育强省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也愈加清晰。浙江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设计了远近结合、递进衔接的“三步走”战略路径,建立起系统布局、压茬推进、闭环问效的全链条管理体系,高位推动加快教育强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稳致远。教育强省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具体来说,就是要聚焦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价值追求,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战略使命。
一是要强化教育的政治属性,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课题,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育人空间阵地,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要强化教育的人民属性,突出公平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提升公共教育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努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
三是要强化教育的战略属性,突出服务大局使命导向。要牢牢盯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持续强化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功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教育强省建设的嘹亮号角业已吹响,让我们行动起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实干担当建新功,争先创优强落实,凝聚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