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

三位一体 向“新”而行
浙江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路
浙江海洋大学师生团队在进行贻贝的相关科研。(本报通讯员 沈家迪 摄)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里,院士杜时贵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本报通讯员 汤伟星 摄)

□本报记者 邵焕荣

“这是近期市场上热卖的一款集成灶,其气动系统就是我们师生团队帮忙改进的。”在嵊州市浙江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博士生卢来发向记者介绍团队今年的产学研成果。每年,卢来发至少会参与3个类似这样的科研项目,目前已取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看到自己的研究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我很有成就感”。

以高校地方研究院为载体,开展高质量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助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这是我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我省各地各校积极作为、大胆尝试,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一体化发展路径。

创新体制机制,打通一体化堵点

2023年8月,浙江召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省级创新深化试点现场会,确定了首批20个省级创新深化试点,旨在通过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举措,破解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配置模式不清晰、效率不高、工作联动性不足等问题。

作为其中唯一的市级综合试点,绍兴率先开展探索。去年,该市就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党政一把手任双主任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委员会,下设工作推进中心和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在此基础上,该市又出台了10条“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召开了全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现场会,统筹部署“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关键指标、重要任务和标志性项目等,形成了科技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创新服务“云平台”等改革成果。

委员会统筹谋划,工作推进中心保障落实,加上具体的实施方案来指明任务、方向和路径,绍兴已构筑起“三位一体”试验区创建的四梁八柱。绍兴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试验区的体制机制框架下开展优质高教资源引进、学科专业调整、高层次人才引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工作,绍兴实现了事半功倍。

现如今,浙江正以试点落实为契机,着力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并将以“机制+实例”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批可供推广的经验做法。省教育厅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以多种合作办学模式为依托,打造特色鲜明、集产学研创用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围绕科技人才评价,杭州以人才授权认定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评价改革、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金华则与浙江师范大学共建浙江光电子研究院,依托浙中科创走廊,以“大学+大科学装置”建设为牵引,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更好地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近年来,浙江持续深化赋权改革,积极开展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先确权,后转让”“先评估,后买断”“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专利成果转化金额从2018年的2.7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亿元,科研人员奖励金额从1.31亿元增长到5.24亿元。近3年,全省高校共签订技术合同6万余项,成交金额270余亿元。同时,浙江还启动了职务成果转化“安心屋”数字化应用场景2.0,在全国率先搭建全省统一的“内控管理—转化审批—公开交易”成果转化全流程电子化通道,并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制定了首个科技成果公开交易通用性省级地方标准。

此外,为进一步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人才交流通道,今年8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四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交流共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0条针对性举措,以更好地促进人才的交流共享。

深化科教协同,建强创新生力军

近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外,记者见到了竺可桢学院学生曾慧璇。作为一名本科生,她在大学4年内积极进入导师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专业志趣和科研方向,她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浙大竺可桢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培育项目各1项。 在她身上,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变得具象起来。“这得益于学院全面推行的导师制和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跟随导师团队进行课题研究。”曾慧璇告诉记者,大一暑期她就申请加入了医学院课题组开展科研训练,早接触、早锻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各种项目,让他们在高层次人才的引导和熏陶下,从‘会读书’成长为‘会探索、会创造’,这是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浙大竺可桢学院副院长、教授路欣介绍,近年来,除了导师制和科研训练计划,该学院还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积极与各专业院系合力建设培养拔尖学生的科教融合实训平台,通过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日前,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科教协同育人,强化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的育人功能,推动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融入更多科研元素。近年来,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我省高校都在积极寻找突破口,探索构建科教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依托理工、经管两类大通识平台和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实施全员全程导师制,以及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构建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为引导,“能力目标融通、全程科教融汇、校内校外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西湖大学则强调“寓教于研”,专设本科生创新实验室,指导本科生进行严谨的学术训练,同时借助独立实验室制度,引导本科生、博士生参与前沿项目、申请独立课题,在科研实践中锤炼科研能力。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更要夯实好“基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在这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作出了积极尝试——

2022年,依托区内2600余家国家高新企业、超46万名各类人才和数以万计的研发项目的独特优势,滨江区教育局牵头区内高新企业打造了“科技教育大联盟”,开发研制了“火星气象站”等39门课程菜单和研学地图,供学生“选企走学”。今年,该区又推动全区38所中小学与14家企业合作,共建了20余个科教平台,以“引企入校”打造全息沉浸式科教育人空间。

近年来,浙江还以“千家基地拓研学、千名专家进校园”服务活动为抓手,联动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建立“科技教育大联盟”。截至2023年,共免费开放科普教育基地1055个,形成了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1561名科技专家服务团阵容,引导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惠及学生1600多万人次,实现了全省各地全覆盖。

强化平台建设,增智赋能新质生产力

日前,浙江省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创平台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配置中的独特作用,深化科创平台与高校、企业、园区等实质性合作。

近年来,浙江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已完成10家省级实验室、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双十”平台)的体系布局。在此基础上,浙江还支持“双十”平台与主攻方向相近的高校开展学科联建、人才“双聘”。目前,“双十”平台已与高校及部分重点企业“双聘”人才520人,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200余人,招引博士后700余人。这些人才已成为“双十”平台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我省高校该如何作为?“走出去,与高能级科创平台携手,探索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就是模式之一。”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天,浙工大教授、白马湖实验室研究员张士汉一直在忙着进行最新一代二氧化碳吸收剂的遴选工作。在该实验室,像他这样的“双聘”研究员还有不少,可在兼顾高校与实验室的工作时,他们都遇上了相同的难题。在学校以往的绩效考核中,“双聘”研究员在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常常无法得到充分认可,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面对这一困境,浙工大与白马湖实验室决定打破常规,共建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提出了人才“双融计划”,并建立了双向授权清单。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浙工大引进人才,实际工作却在实验室展开,“双聘”期间可以在浙工大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考核奖励等。这样一来,“双聘”研究员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互认,在保障研究人员权益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科研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工大校长、白马湖实验室主任、科教融合学院院长高翔说:“我们希望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建成全国能源与碳中和领域能源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端人才会聚、创新人才培养四大高地,努力打造‘教科人一体化’的全国样板。”

事实上,早在2022年,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就联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南湖学院和浙工大探索共建了特种设备科教融合学院。该学院集聚新型研发机构、高校、企业“三方合力”,建立了“技工、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多层次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打造“三师共育”师资库、“三位一体”公共教学实训平台、“三元评价”课程体系以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持续推进行业资源与教育资源、行业需求与专业需求、行业指导与教学研究等全面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招收了2个批次107名学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0项、创新创业作品大赛奖项4项。不久前,特种设备科教融合学院正式揭牌,合作高校也扩展到了浙大、浙江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

“沉下去,与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合作,做优、做强地方研究院,也是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直言,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师生到一线了解产业实际、参与科研实战,只有研究“真问题”,才有可能实现科技成果“产出即转化”,培养的学生既有行业认知又有产业实践经验,才能实现大学生“毕业即就业”。

据统计,截至目前,仅省属高校在省内建设的实体地方研究院就达到了110家,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共立项建设6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创新创业基地3017个,实现了全省11个设区市全覆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智赋能,有效地助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