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抒雯 季 颖
“今天的蔬菜很新鲜。”“牛肉的肉质不错。”清晨6:30,在天台中学食堂门口,一支由家长代表、教师和食堂工作人员组成的验菜小组正仔细检查着刚刚送达的食材。到了正午时分,这些新鲜的食材都变成了美味佳肴,学校食堂窗口共摆放了20余种菜品供师生自由选择。
这个学期,天台中学收回食堂经营权,从原来的委托经营改为学校自主经营。“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才能让餐费真正体现在菜品质量上。”学校教师王法贵说。和天台中学一样,今年暑期,天台将7所委托经营的高中食堂经营权全部收回,改为学校自主经营,从食材采购到菜品把控都由校方把关,全面落实校园食堂公益性经营。“学校食堂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要全力推动学校食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全力保障城乡9万余名师生‘舌尖上的幸福’。”天台县教育局计划财务科科长陈琪斌说。
要让学生吃得好,食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把好食材进校第一关,这个学期,天台县将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食材供应商的选择从原来由各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改为分5个区域进行公开招标。县教育局按学校分布情况,把全县11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划分为5个区域,区域内采取一校为主、多校联动方式落实招标事宜。
天台中学就是所在区域负责食材招标事宜的牵头学校。王法贵告诉记者,在招标开始前,学校就通过学生座谈会、师生满意度调查、学生和厨师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并充分征求片区学校意见。招标过程中,设立了价格区间,避免恶性竞争,并对参加招标的供应商依据供货渠道、人员配置、配送能力、菜品质量、售后处理能力等进行赋分,根据赋分情况为每一类食材筛选4~6家供应商。在实际运行中,各校还互通有无、相互观摩学习,定期对市场价格进行调研,确保拿到最优采购价。
在此基础上,天台拓宽了“金蝶云”数字化平台服务场景,实现了学校食堂从食材采购到仓库管理等各环节的智慧化管理。其中,特别增加了学校对食材供应商的日常评价项,供应商的菜品质量、服务态度、送货及时度等都会成为考量项,评价结果不仅是各校选择供应商的参考标准,还将作为供应商续签合同的重要指标。
在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教师孙少剑看来,招标形式的改变和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仅让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多了选择权,更多了话语权。“以往,学校食堂采购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考虑到送货方便等现实因素,一般会就近选择供货商,时间一久,也会出现以次充好的个别情况。”他说。孙少剑回忆,一次,供应商送了一批冷冻肉,和学校下单的新鲜猪肉不符,学校与供应商沟通后,很快就更换了一批新鲜猪肉。
“要让学生吃得好,更要吃得安心。”陈琪斌说。于是,天台建立了“一校一盯”制度和“红、黄、绿”三色管理体系,监管学校食堂。在学校食堂日常监督检查中,如果检查发现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如备餐间、餐具未消毒等,学校将被赋予红码;检查发现存在轻微食品安全隐患,若能及时整改,学校将被赋予黄码;检查未发现问题,学校将被赋予绿码。色标以30天为周期进行动态调整,确认整改到位才可“消红”。
此前,天台某学校在日常检查中就发现存在鸡蛋未清洗就进入烹饪区域、使用非食品级塑料容器盛装半成品等6项问题,被赋了红码。根据整改意见,校方立即着手整改工作,并在30天内把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经确认整改完成后,顺利由红码转为绿码。
与此同时,天台成立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干部包保+属地监管+点位到人”责任制,并建立了校长、教师、家长三方常态化陪餐制度。前不久,天台县外国语学校家长许女士就体验了一把“陪餐员”的工作。在陪餐过程中,后厨卫生状况、菜品的丰富度、学生进餐时的微表情等都是许女士关注的重点。最后,许女士在评价栏里写下了评语:学校食堂环境整洁、食材新鲜、菜品丰富,作为家长,我是打心底里开心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