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教学与纺织行业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不仅凸显了地域特色,也显著提高了教学成效。
□海宁市许村镇中心小学 俞 凯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综合实践环节至关重要。海宁市许村镇中心小学积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性地将当地丰富的纺织产业文化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提升中实现跨越式成长。通过融合地方特色与学科教学的方式,既传承了地方文化,又提升了教学质量。
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况,精心提炼出布艺设计中的图形组合、织造数据中的数学运算、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策略这三重知识点,以发现并理解这三重知识点为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纺织实践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
一、图案设计与绘制
教师以布艺花样设计为契机,引导学生感受纺织实践中的数学奥秘。在布艺花样设计中,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图形变换、图形组合等知识。为了进一步完善布艺图案设计,学生还将探索图形的缩放、立体图形的绘制技巧、圆的相关知识和绘制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确保学习内容紧扣数学学科的中心。
绘制组合图形并准确标注数据是布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涉及数学中的多项知识的综合运用,包括黄金比例分割、对称、空间想象力等。以四年级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为例,教师鼓励他们在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后,尝试将其应用于布艺图案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一些轴对称图形的绘制细节,例如尺规作图技巧、测量技巧、如何验证图案的对称性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进行视频记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其他学生的绘图视频,感悟并优化自己的作图方法。
二、数据的理解与运算
在了解布艺织造的成本、销售和利润等数据时,学生可以探索其中的数学关系。以六年级学生研究毛利率与净利率为例,他们首先独立研究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定义、差异和计算方法。随后,他们分组访问纺织企业和家庭作坊,收集成本、销售额和行业平均利润率等数据信息,学习这些数据的概念与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协助学生与企业、家庭作坊沟通,并解答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疑问。
数据分析和灵活运算是小学数学教育中极为重视的两项能力。在真实场景中,学生尝试合作分析和计算之前收集的数据,深化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升了数据分析和运算技能。
在探讨毛利率与净利率的研究主题时,学生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工计算,发现工作量巨大且存在许多重复计算。为了提高效率,他们根据生产流程对不同概念进行了分类,识别并分类出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营业总额和利润总额等在毛利率和净利率计算中的重要数据,通过优化计算流程并采用四舍五入的估算方法,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
三、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
在实地调查的活动中,学生将直接面对纺织行业的真实挑战,从而学习相应的数学解决策略。例如,当他们发现产品销售不畅时,会分组探讨,计算出企业应如何正确采取折扣策略来确保竞争力。而生产周期与订单交付等问题则涉及工程问题、追及问题、等量代换等数学知识。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推进项目。以六年级上学期的百分数单元为例,从第一课开始,就可以将纺织行业的实际情境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学习。通过纺织材料的成分比例、利润率等数据,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百分数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
在研究家纺产业的过程中,无论是图形、运算还是问题解决,学生都会遇到各种现实问题。他们通过在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转化能力。当然,学生也可能会遇到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这时可以引导社会资源介入,比如请家长中的行业从业者成为学生的导师,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策略。
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跨学科的学习过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打破校内与校外的界限,以及教材资源与地方资源之间的界限,实现更广泛的学习和探索。通过深入纺织行业的数学综合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对地方特色有所了解,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