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星期
首台手术创下“三个第一”
温医大万里援非获盛赞


□本报通讯员 王艳琼 温彬彬

近日,中非共和国总理府组织见面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肤生中非行”医疗专家组一行受邀参会。这支队伍是在9月初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我国派到中非共和国的第一支专科医疗队。

9月14日,由温医大附一院、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肤生工程12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携带医疗物资启程赴万里之外的中非共和国,开展为期两周的“创面修复中非行”公益活动。

医疗队成员携带24个装有援非医疗设备的行李箱从温州出发,辗转埃塞俄比亚等地,用时55个小时、飞越1万多公里,于9月16日抵达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

转运时,这些行李箱足足装了两辆皮卡车。行李箱中,医疗设备、医学用品、维修器械等占了三分之二。队长暨玲说,这些设备通过空运需要10万元,太贵了;海运则要3~6个月,太慢了,“直接带过去,能更快地让班吉友谊医院用上这些设备,辛苦点麻烦些也值得”。因为航空公司对携带行李的重量有管控,为了多带一些援助的医疗物资,每名队员都将个人物品压缩到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量。

北京时间9月19日0时15分,25岁的患者安比尔被抬下手术台后,伸出两只大拇指点赞温州援非医疗队的高超技术——这台手术是中非共和国实操的首台创面修复手术。

近一年来,安比尔的左小腿多处创面反复溃烂。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他只能靠每周换药治疗,痛苦不堪。得知这种情况后,温州援非医疗队向他伸出了援手。

9月18日晚11时,安比尔的手术在班吉友谊医院进行。医疗队为他量身制定了手术方案。为减轻手术对他身体的影响并降低费用,医疗队为他实施了神经阻滞麻醉。这种局部麻醉方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手术中,医疗队还采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术,为他去除大量炎性坏死组织,并在新鲜创面上使用由温医大校长李校堃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帮助创面快速愈合。

“神经阻滞麻醉、负压封闭引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运用,这三项在中非共和国医疗史上都是第一次。”班吉友谊医院院长肯特·让·克里索斯托姆说,“这台耗时1个多小时的手术,不仅为患者抚平了创伤,同时也让班吉友谊医院受益匪浅。”

在温州援非医疗队出发前,肤生工程发起人、温医大校长李校堃曾叮嘱医疗队:“要把肤生工程‘一带一路’中非行做出特色,医、教、研联动推进造血式援助,真正惠及当地百姓。”实际上,温医大援非医疗队已经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的造血式合作,帮助中非共和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自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后,温医大附一院入选机制建设单位,并与中非共和国班吉友谊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其间,向班吉友谊医院分批次捐赠了相应的防疫物资、医疗设备,完成中非共和国10人来华进修培训,完成非洲适宜技术文字和视频教材、临床诊疗标准操作规程共计6册,并建成远程会诊平台,根据需要开展远程会诊等,还协助友谊医院成立了创面修复科。

9月17日,肯特·让·克里索斯托姆在医疗队的见面会上介绍,班吉友谊医院的团队今年1月至5月已独立开展大清创手术55例,治疗烧伤患者37人,创面修复水平大大提升,患者死亡率明显降低,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除了带去临床医疗技术,此次温州援非医疗队还想到了提升中非共和国医务工作者的设备维修能力。打开医疗队队员秦龙江的行李箱,螺丝刀、扳手、电笔、电烙铁等工具一应俱全。他说:“去年中非共和国派人来我们医院,学习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这次我专门给他们带去了两套医疗设备维修工具,还要教他们学会维修。”

医疗队实施手术时,班吉友谊医院麻醉师若艾利在一旁观摩,“我曾到中国,在温医大附一院学习半年,那边技术和设备都很先进,我学到了很多。现在就在自己的国家观摩学习,看着这些专家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手术,更是收获满满!感谢中国老师传经送宝!”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