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13版:浙江教师队伍建设地方巡礼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9月6日 星期

台州:教师队伍建设“城乡同频”

台州市“百家千场”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邹红宇

日前,三门县珠岙镇高枧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座无虚席,台州市杨敏毅名师工作室邀请上海市浦东区孙晓青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送教活动。围绕“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工作室成员轮番上台进行课堂展示并交流点评,现场气氛活跃、干货满满。在台州,像这样的名师工作室乡村基地学校共有175所,有力推动了台州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年来,台州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不断创新强师惠师举措、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努力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统筹,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地处海拔800米的天台县石梁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2020年,石梁学校与赤城中学以城乡教育共同体形式搭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平台。得知消息后,赤城中学初一年级的8名骨干教师主动申请来到石梁学校,全身心投入到石梁学校的建设中。

赤城中学的支教团队在石梁学校推广家庭对话式教学、混龄式学习、导师制等教育方式,加强了师资力量,使石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山区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老师混合编组,一起教研学习,这对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很大帮助。”石梁学校原校长褚天龙说。

石梁学校的变化是台州重视乡村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从2020年开始,教共体建设便在台州遍地开花。从三门县蛇蟠乡中心小学的“名师+乡村学校”实践共同体机制,到玉环市“1+5+N”青年教师发展模式,台州各县(市、区)都在围绕教共体建设进行探索。目前,城乡教共体结对覆盖率在95%以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覆盖。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台州探索“县管为主、学校聘用”的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多轮竞聘上岗和组织统筹调剂相结合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将“县管校聘”管理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协同配套、联动实施,鼓励各地通过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等方式,推动城乡、校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截至2023年,台州教共体间跨校流动教师近7800人,每年县域教师交流均在千人以上,其中2023年优质师资流动至乡村学校、薄弱学校338人,校长跨校交流373人,骨干教师交流400余人。

在稳步推进教师统一招聘的基础上,台州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立足当地师资需求与发展趋势,积极与省内部分高校签订复合型学科教师、紧缺型学科教师定向培养协议,培养一批急需紧缺学科教师。其中,台州每年面向山区海岛县定向培养教师超过100人。与此同时,台州加强编制统筹管理,在编制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动态调整各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通过教师调配、空中飞课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筑基培优,助力乡村教师拔节成长

这个暑假,温岭市新河镇长屿小学教师陈思文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从台州市第三届乡村好课初赛和复赛脱颖而出后,她便投入到紧张而又充实的决赛准备中。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一遍遍反复磨课,向上一届参赛选手请教……陈思文在课题组研讨活动中不断打磨课堂,就想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呈现一节精彩的《父亲、树林和鸟》语文课。

“乡村好课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快车道。”台州市教育监测与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激发乡村教师的内在成长动力,台州把目光聚焦到了课堂上,并于2022年正式启动乡村好课评比活动,全体乡村名校建设研究联盟学校教师皆可参与。乡村教师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踊跃参与。据统计,152所联盟学校有超过3000名教师参与。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区域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19年,台州市人才办牵头成立知名专家工作站,邀请国内专家前来传经送宝,努力培养领军型校长。与此同时,台州市内成立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启动台州市校本研训示范校“乡村名校实验基地”建设;开展“走进经典教育家书院”建设,用先进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就这样,台州形成了以知名专家工作站为塔尖,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塔身,全市校本研训为塔基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在此基础上,台州推动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向下扎根”,专门为乡村教师发展打造了平台。2022年,台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台州市“乡村教师发展特别支持计划”666行动三年规划(2022—2024年)》,通过实施乡村中小学(校长、教师)高端培训、市知名专家工作站乡村校长定向培养、市县两级名师工作室乡村基地学校建设、乡村学校校本研训示范校培育、乡村学校“走进经典”项目建设、“乡村名校”建设学术论坛6项行动,对60所乡村中小学校进行精准的培育,培养600名优秀的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如今,校校有名师,在台州乡村学校已经成为“标配”。

提标扩面,落实乡村教师待遇保障

“这里空气清新、孩子淳朴,每个月还有山区任教补贴,我和同事们从心里感到温暖。”仙居县横溪镇中心小学教师吕俊华告诉记者。近年来,台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优秀教师愿意来、留得住,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2023年,财政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用于发放乡村教师任教津贴,还发放了1380万元的乡村特岗教师津贴,受益教师超过1.3万人次,乡村教师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椒江区政府开展“垦荒好教师”和“学府椒江育人楷模”选树活动,激励教师夯实信仰之基;仙居各校在工作上深化教师减负,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天台成立县教育基金会,建强教育系统基层工会……台州各地相继出台系列关爱乡村教师举措,打出强师惠师组合拳,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此外,台州还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乡村教师特别是长期在乡村任教的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职称评审通过率原则上不低于城区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长期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近3年来,台州乡村学校新增省特级教师6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0人,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27人,省市教坛新秀47人。

①送教名师在乡村学校指导体育教学。

②台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走进乡村基地学校开展教研活动。

③台州市椒江区通巨幼儿园师幼共读绘本。

④仙居县第七小学教师阅读沙龙活动现场。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