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考改革,关系着万千学子的前途命运,承载着整个社会的殷切期望。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国开启了自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10年来,高考改革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的期许中,稳妥推进。新高考给广大考生和家长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中学和高校又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省教育考试院专家、高中教师、历年考生、考生家长、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听一听亲历者讲述的高考故事——
文理融通 能报的专业多了一倍
鲍夏超:选拔方向走向多元创新
□本报记者 朱郑远
今年是新高考改革落地第10年,浙江作为首批试点的省份,直面困难,勇敢探索,为新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典型意义的“浙江方案”。一直见证参与新课改、新高考等重大改革的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宣传部主任鲍夏超对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在鲍夏超看来,选择性的增强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特点。选拔方式多元创新,以统一高考为主体的4种升学途径分列并存,从单一选拔转向多元选择,缓解“一考定终身”焦虑,考生学其所长、考其所长。同时,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大幅拓展,从传统的高考文科能选33.3%的专业、理科能选66.7%的专业扩大到新高考选考任一科类组合至少覆盖66.7%的专业、最多93%的专业;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提升了高校生源质量,实现了人才科学选拔;考试科目经历了从“3+X”(文综/理综)到“3+3”(“7选3”),从“套餐式”到“自助餐式”,取消文理分科,实现文理融通,拓宽考生知识视野,增加志愿选择范围。
“新高考改革实现了从‘看分’到‘看人’的转变,从结果性评价转向与过程性评价结合,选拔过程始终体现公平科学。”鲍夏超说。
鲍夏超介绍,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我省累计招生304万人,年均录取率稳居在92%以上。在新高考招生举措全面落地后,已有3届4年制本科生走向社会就业或继续升学深造。综合反馈信息,学生在学科基础、综合素质、升学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总体表现优异,受到一致认可。
改革方案出台后,历经两次深化完善、多次权威评估,为国选才、立德树人的目标基本实现,尤其是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改革方案认可度高、对改革成效满意度高。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调查,对“专业平行志愿”举措认可度达95%,对“‘三位一体’招生”“‘7选3’科目选择方式”“实行‘3+3’科目组合”“取消学校录取批次”认可度在90%以上。此外,改革举措示范效应渐显,平行投档以生为本、专业导向,规避了传统志愿填报时,考生被调剂录取的风险,提前单独招生实行“一档多投”,增加了双向选择机会。
近年来,高考改革渐次深化,新举措平稳实施。学考选考分离,实行分卷考试,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7选3”选考科目及外语成绩当年有效。“选考引导保障机制落地、确定科目报考基数之后,有关选考科目增幅理想。”鲍夏超告诉记者,在选考赋分方面分差细化为1分,卷面得分划20个区间等级赋分,增加了可比性和区分度。
成绩给成长让位 自信热情抵千金
戚丽萍:家有“普通孩子”
□本报记者 童抒雯
当得知孩子获得了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的那一刻,戚丽萍先是愣了一下,“没想到会有这个结果,太让人惊喜了”。戚丽萍的孩子今年读高三。年初的时候,戚丽萍就听说孩子想要报名参加作文大赛,刚开始,她和丈夫也有顾虑,“高三学业紧张”,但夫妻两人最终拗不过孩子的坚持,“我们相信他有自己的计划和学习节奏”。
高三的学业压力很快“挤”走了这份意外之喜,但戚丽萍知道,对于一个高三学生来说,这样的高光时刻已经在某一瞬间点亮了孩子的自信,而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孩子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里获得价值感和自信,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体验”。
“普通小孩”是戚丽萍对孩子的最直白评价,“从学习成绩上来说,他确实不是学霸,但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写作”。在戚丽萍看来,孩子在写作上取得的成绩与他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分不开,“哪怕已经很累了,每天晚上还是会坚持阅读半小时”。
像戚丽萍一样,不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并且愿意为孩子的兴趣兜底的家长已不在少数。事实上,家长们的这份底气并非凭空而来。新高考实行以来,实现“人尽其才”是高考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面向。从原先焦虑鸡娃到如今尊重个性发展,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正在变得多元和开阔。
2015年,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分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学业规划是学生根据自我兴趣特长、学业水平、专业性向、生涯发展意向,科学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修习计划;职业规划是学生对自我未来生涯发展作出较为全面的设想和计划。在浙江,生涯规划课程要持续贯穿高中三年。
戚丽萍孩子所在的桐庐中学早在2010年就开始探索生涯规划课程。副校长王鹏回忆,学校当时提出“尊重差异,在共性基础上的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发掘特长,培养兴趣爱好。
在桐庐中学,学生要“尽力完成10件事”,其中包括“至少完成60小时的志愿服务”“培养至少一项体育爱好”“至少学会烹饪6道中国美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除此之外,学校还会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大学节”“学科周”等,鼓励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和活动。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了让学生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
跳出“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是新高考后带来的最大变化。“新高考下,从选课到选考,都在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多元发展。那么,社会对人才的理解也应该是多元的。我总觉得孩子如果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能够对生活保持热情,今后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一名“普通孩子”的母亲,戚丽萍如是说。
选考人数从“过山车”到回归理性
朱铭铮:乐见学生在选择中成长
□本报记者 张 莺
早上7点到校,上课、批改、陪伴、面辅、答疑;晚上10点半,查完寝,看学生们安然睡去,他才放心离校。
这是浦江中学副校长、高三化学教师朱铭铮的日常。再过两天,他的学生即将迎来选考科目化学的考试。“等这届学生高考结束了,我可以抽点时间陪陪女儿了。”朱铭铮说,再过半个多月女儿要中考了,但自己陪女儿的时间屈指可数。
2005年大学毕业后任教化学,一晃19年。经历了传统文理分科高考和“7选3”新高考两种选拔制度,朱铭铮说,感受最深的变化,是学生们渐渐从赋分优先的功利性选择到如今学会理性选择。“看到一届届学生在‘选其所长’‘考其所优’‘达其所愿’中成长起来,是我身为老师最感欣慰的。”
“2017年第一届新高考考生中,有些学生是不太适应的,选择也不够理性,甚至是盲目的。”朱铭铮坦言,他听说有名学生没有选考化学和生物,但可能出于未来就业的考虑,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医。在如愿进入医学院校后,压力来了,多门考试挂科最终导致延迟毕业。当初过于功利的选择带来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也引人深思。
曾经有医科大学的教师辗转联系上他,希望他分享一些高中化学教学课件。“因为他们要给那些没有选考化学的学生集中补习高中化学课。”
这样的插曲后来再没出现。为了提高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学校加大了生涯规划教育的力度,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会针对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同时结合历年来的选考成绩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选课指导,给学生充分的选课时间和更改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家长做好充分的沟通。
学生选课越来越理性和务实,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时代的需求、大学专业对高中学科课程的匹配要求结合起来,选择自己具有相对优势又与志向一致的学科组合,大家努力成长的方向更加清晰了。
选考数据的变化也印证了朱铭铮的判断。在浦江中学,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700余人,新高考第一年化学选考人数在350人上下,第二年断崖式下降到150人,第三年缓慢回到220人左右。“尤其是在物化双选政策发布之后,选考化学的人数一直稳定在400人上下。在选考人数大幅下跌的2015年,我们几个化学老师一度担心要改教别的学科去了,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朱铭铮笑着说。
跳出“文科生”“理科生”选择题
傅琳:这次,把选择的机会攥在手上
□本报记者 张纯纯
在傅琳的记忆中,自己的高三生活挺轻松的,“每天吃完晚饭还会先去操场散散步”。
这种轻松更多地体现在心理上。作为浙江高考改革的首届考生,于傅琳而言,高考不再是令人精神紧绷的“一考定终身”,除了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其他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压力被分摊了,心里就没那么慌了。”
抱着这种轻松的心态,在第一次的英语高考中傅琳便超常发挥,比平时多考了10多分,远超她的心理预期。于是,傅琳选择让英语这门科目提前“完赛”。这之后,其他同学还在上英语课时,她就去自习教室学习其他科目。
傅琳并非个例。依据高考改革后的赋分制度,不少学生在高考首考中就可以在一些优势科目上拿到高分甚至满分,之后便可以集中精力去提高自己相对较弱的科目成绩。
想要实现这样的结果,高二选科是必须要迈好的第一步。告别了“非文即理”的二元选择,在7门选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摆在所有考生面前的共有35种组合选项。
选择多了,困惑与迷茫也随之而来——“哪些科目是自己喜欢又可以拿到高分的”“高一学得不错的科目,高二高三也能学好吗”“怎样的组合选项可以报考更多的大学专业”……
傅琳记得,那时候母校武义第一中学专门开设了生涯规划课,有专家和教师讲解如何选科,还常常带学生去职业院校进行各种职业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傅琳越发感受到“这次的选择真的很重要”,她也逐渐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想再按之前的规划做纯粹的文科生,我要兴趣和就业‘两手抓’”。
当时傅琳对物理很感兴趣,高一物理成绩也很不错。因此,傅琳选择了物理、历史、地理3门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高考结束后,80个平行志愿的填报把更复杂的选择摆在了考生面前。傅琳属于目标明确型,有三分之二的志愿都填报了医学影像学专业。这个专业符合她对医学专业的向往,辅助类的工作性质也适合她的性格。现在的傅琳是东南大学临床医学放射影像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更加确信所选专业就是我未来想要从事的就业方向。”傅琳说。
高中生开始想明白自己的志向了
梁琳:目标早明确,学习更主动
□本报记者 舒玲玲
“如何讲好专业故事”“怎么把优势特色亮出来”“学校的招生政策是怎么样的”……高考前夕,浙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梁琳忙着统筹各二级学院将要参与招生咨询工作的专业力量,对相关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踩准招生工作的每一个重要时间点,梁琳已经对高招工作驾轻就熟,不复10年前的青涩。2017年,首届新高考考生“下水逐浪”,梁琳从二级学院调岗至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彼时,考试科目、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都是全新的,过去很多经验都用不上了。好在,浙江高考改革是“3年早知道”,梁琳从政策一出台就开始学习并适应新高考,把很多工作做在了前面。
据她回忆,以往考生和家长高考前大多只关注要学好哪几门学科,高考后才会思考想读什么专业、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几年,她被咨询最多的也是“考多少分能进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在大学里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等问题。
随着新高考日益走入“深水区”,类似这样的问题高三家长问得少了,反而高一、高二家长更为关心。“回过头来看,新高考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就是生涯规划教育的补齐与前置。”梁琳发现,“7选3”让考生的注意力从“能考多少分”向“想考什么专业”转移,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专业内涵、学科要求和未来方向。这也让她意识到,高校要加强与高中的连接,做好生涯规划教育,讲好每个专业的故事。
梁琳跑高中跑得更勤了。她不仅自己常常抽空进高中,还会邀请专业负责人一起,分年级、分专业、分主题给高中学生及家长带去讲座与指导。给高一学生讲专业内涵和学科要求,指导他们作出最适合的选科组合;给高二学生讲专业发展和能力要求,引导他们培育专业兴趣与特长;给高三学生讲志愿填报技巧,帮助他们进入心仪的高校与专业。
“前几年我们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还会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兴趣的挖掘、能力性格的探索上,近几年却明显感觉到这些他们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梁琳表示,学生能越早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越有利于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以前招生工作主要集中在6—8月招考季,新高考实行以来,生涯规划教育等大量工作被分解到平时,再加上‘三位一体’招生、艺术类专业校招等,感觉一年四季都在做招生。”梁琳笑着说,今年浙理工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个省内招生计划数,接下来他们将集结更多的专业力量服务考生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