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平
丽水第二高级中学坚持“艺·塑人生,知·创未来”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情,发挥特色,打造“自信学校文化、自信德育、自信课堂”三大模块组成的自信教育,助力大批丽水高中学子成就人生梦想。
近年来,学校以自信德育为引领,以自信课堂为基石,以自信学校文化为主体,不断深挖自信教育内涵,开拓自信教育路径,让学校的社团活动成为学校自信教育的又一大亮点。
自信教育沃土孕育特色社团
在丽水二中,学生社团的成立与开展均以“自信”贯之,是自信教育三大模块的重要实施载体,同时也是三大模块的集合点和延伸点。
学校地处浙西南山区,同城生源无优势,师生学业自信相对较弱。因此,学校将提升自信心作为教育的首要攻坚点,在德育、课堂、文化三大领域都将“人”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自信德育品牌体系以一个顶层设计为引领,以一面墙、一条古道、一个志愿服务三个活动为载体,通过一个德育积分评价平台实现“三全育人”;自信课堂以“一体三翼”的人字架构课程体系为基础,学思结合,历经学导型课堂、高效课堂等阶段而最终成型;自信学校文化以“人”为关注点,立足于人的健康与发展,既肯定自我价值,强化内心力量,又强调以自我为原点,引导学生悦纳他人、社会、世界。学生社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天生具有自信基因,成为丽水二中学生自信的重要源泉。
同时,学校的艺术办学特色也亮化了社团活动。学校是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历经近30年的艺术教育实践,艺术氛围浓厚,学生特长明显。尤其在2019年成立艺术教育集团以来,艺术教育规模渐趋稳定,质量逐年提升,已经成为丽水地区高中艺术教育量与质的领军校,“显才艺”成为丽水二中学子的重要特质之一。在此条件下,进一步营造艺术氛围,培养与展示学生艺术才能,实现学校自信教育目标,学生社团的艺术亮化就成为必然需求和天然优势。
课堂之外打造学生成长天地
丽水二中现有各类学生社团38个,涵盖艺术、体育、科技、劳动、社会实践各个方面,全面体现“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近年来,学生社团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学生学业课堂外的成长天地。学生社团的组建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在舒缓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极大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在学生个人成长和学校影响力扩大上实现了双丰收。
机器人社团是丽水二中骨干社团之一,成立于2004年,省正高级教师金松担任负责人。信息技术教师团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丰硕成果。近20年来,该社团共有近1300名学生夺得各级各类奖项900余个,其中近40个全国一等奖,曾囊括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总决赛虚拟机器人项目高中组一等奖。社团成员曾获得亚洲机器人运动竞技大赛入场券,代表中国赴印度尼西亚参加第十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2015年学校获批成立“绿谷之光”创新实验室,先后被团中央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被教育部评为“人工智能特色学校”。
“我伴夕阳红”爱心服务社作为学校老牌社团,温暖行动延续20余年,足迹遍布校内、社区、敬老院等。团队秉承“助老敬老、无私奉献;关爱生命、回报社会”的服务宗旨,组织、协调、开展一系列颇受社会好评的“爱老、敬老、助老”的志愿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志愿活动品牌。参与服务师生超3000人次,累计开展公益义卖活动50多次,筹集善款逾5万元。爱心服务社组织的爱老敬老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丽水市德育精彩瞬间、丽水市及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以该项目为题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被评为丽水市第五批精品课程,该社团被评为丽水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丽水市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丽水市三星级社团。
艺术类社团是学校特色学生社团,社团数量占学校总社团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琴棋书画舞兼具,声光色影形齐备,古典与现代交织,依托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在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发展艺术特长、助力高考圆梦、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方面功不可没。艺术类社团在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校内艺术氛围浓厚,窨井盖彩画、墙体书画作品展、楼宇名题字,尤其是学校文化雕塑《奔跑的人》的设计和题字、艺术长廊内的书法和篆刻作品等均出自现在或曾经的艺术类社团成员。各艺术类社团每年进行社团表演,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或比赛,尤其是在绿谷之春等系列比赛中,书画、音乐、舞蹈等节目屡次获得一等奖,学校知名度不断扩大。
四大机制为社团活动保驾护航
丽水二中学生社团数量众多,除需要充足的场地、设施等硬件资源作为保障外,相应的理念支撑、制度护航、导师引领等则是更为重要的条件。学校自信教育高擎“人”的大旗,坚持“五育”并举理念,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最为可靠的理念支撑,全校师生对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高度统一。在此前提下,学校建立四大机制对学生社团活动予以保障。
自愿自选机制。学生社团从组建到活动开展全部由学生自发完成。每学年之初,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学校现有社团进行介绍,学生自愿报名,如果需要新组社团,则可以按照学校规定提交书面申请,学校教学管理处、团委审核通过后即可正式成团,开展相应活动。
导师引领机制。为保障社团活动有序开展,让学生的兴趣切实得到培养,获得技能提升,学校为每个社团安排指导教师。在具备相应能力和兴趣等前提下,教师自愿报名或学生邀请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一些特定社团还可以由学校或学生邀请校外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定期来校组织开展活动。
课程保障机制。学校根据基础性、选择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原则,建立了“一体三翼”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为主体,构建文化科学课程、修身明理课程和艺塑人生课程三大课程群。其中,文化科学课程开设“经典诵读之《诗经》”“玩转地理实验”等选修课程,修身明理课程开设“我伴夕阳红”“魅力足球”等选修课程,艺塑人生课程开设“虚拟机器人”“篆刻”“翰墨飘香——硬笔书法”等选修课程。在此课程建设规划的保障下,学生社团将选修课融入社团活动,实现了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实施考核机制。一是学校从工作津贴、担任班主任年限、评优评先等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导师积极性;二是过程管理,要求学期有计划总结,过程有文字、影像等记录;三是社团学年评比,分别设立优秀社团、优秀指导师、优秀社员等奖项;四是退出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分别对表现不达标的社团和社员进行取消和退出处理,倒逼社团组织不断提升自身质量。
“五育”并举重燃学生成功自信
学校在加强学业教育的同时,采取迂回策略,通过学业外的自信建立,重燃学生成功信心。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缓解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与得到学校和他人的认可,重塑信心。学校现有的社团活动内容与学业基础总体上并无直接联系,更多是让学生在不受学业影响下有更多机会获取成功,从而重新认识、肯定自己。
从学校现有社团来看,内容覆盖“五育”尤其是德、体、美、劳等方面。就全体学生而言,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能找到绽放光彩的舞台,丰富的社团选择为群体的百花齐放提供先决条件,每学年的自主选择为个体的兴趣多元化提供肥沃土壤。学生社团活动大规模、规范性开展以来,丽水二中学生的整体风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学校氛围更加开放、自由、热烈,青年学子的朝气蓬勃气质尽显。
如果将丽水二中的自信教育喻以绘画,课内自信就是基本构图,用以定型定调,学校以自信课堂为承载,力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业水平;课外自信就是这幅画的缤纷色彩,学校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彩笔,发展学生兴趣,培养特色,让学生发现、发展和发挥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课堂内外的两种自信互相成就、互相促进,真正培养自信的学生。
育人先育心。以德行阳光、学业成功、体魄健康、热爱艺术、尊重劳动为基础的自信是一个人的终身财富,一生前行的强大内驱力。在丽水二中,社团生活就是学生的自信摇篮。他们虽未能以高山为起点,但永远以高山和远方为目标。学校的自信教育将助力学子致远登高,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