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3月15日 星期

勇担强农兴农历史使命,涵养农业强国战略力量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 朱 斌

浙江农林大学勇担使命,坚持党管人才、重才爱才,着力打造一支堪当强农兴农历史重任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涵养战略力量。

一、坚持党管人才,树牢人才强校首位战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顶层设计,以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引培并举、量质并重,聚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一是重构体制,打造强农兴农“火车头”。致力做大做强农学,将原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一拆为四”,重新组建现代农学院、园艺科学学院、食品与健康学院、茶学与茶文化学院,面向全球招聘3位国家级人才担任院长;成立“千万工程”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碳中和学院、竹子研究院和乡村振兴促进处,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独立设置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由校党委书记直管,强化党管人才体制。二是迭代机制,提升人才引育“加速度”。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流服务、一票否决“四个一”制度;建立学校、学院、学科、人才“四级联动”人才引育工作机制,推行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人才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和人才工作年度述职制度。三是优化环境,构筑干事创业“生态圈”。召开全校人才工作大会,树牢人才强校首位战略;制定《关于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的若干意见》等系列制度,强化政策保障;实施“天目人才计划”,实现引育并轨;建立“五心”服务体系,系统构筑近悦远来、干事创业的人才生态环境。

二、厚植学科优势,汇聚强农兴农创新人才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柱,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石。学校聚焦“双一流”目标,推进学科专业集群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结构优化、互促互融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引育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聚焦林学,强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林学登峰学科建设,书记、校长分别兼任林学学科所在学院第一书记和第一院长;成立5个工作专班,启动登峰行动“三部曲”,实行扬长补短实干争先月度推进机制,开展“比拼晒亮”赛马行动,奋力攻坚林学登峰学科各项目标任务;引育并举,汇聚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一批高水平人才。二是筑巢引凤,狠抓学科专业平台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生态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建成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2个,集聚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三是彰显作为,激发人才服务“三农”热情。聚焦农业“双强”、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等重大战略,创新实施“全校服务全域”新模式,调动广大人才投身服务“三农”积极性。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专硕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连续14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

三、创新评价体系,助力顶天立地双轮驱动

人才评价事关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学校创新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学校“双轮”驱动发展。一是注重“实绩”,创立ACI(Academic Competence Index学术能力指标)高层次人才引育评价体系。坚持以“成果产出”论英雄,基于学校综合贡献积分体系,创立ACI高层次人才评价标准,引育一批有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真心为农的强农兴农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破除“五唯”,构建“五位一体”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坚持把国家战略作为第一需求,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积极探索建立育人评价、教学评价、科研评价、服务评价和影响力评价“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三是拒绝“躺平”,建立定期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岗位聘任机制,对教师进行4年一考一聘的周期考核评价,促进人才队伍持续提升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弥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存在的不足。

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学校正值全力以赴攻坚高水平大学和林学登峰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浙江“新春第一会”精神,持续推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勇担强农兴农历史使命,为奋力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先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浙农林大的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