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
教育信息化驱动引领教育现代化
为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点燃数字引擎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学生和龙游县士元逸夫小学学生“云上”共享一堂音乐课。(本报通讯员 章 辉 摄)

□本报记者 舒玲玲

大屏幕上出现一张大剧院座位分布图,海宁市紫薇小学和云和县江滨实验小学两地学生通过一张网一起“选座”“排座”……

这是紫薇小学数学教师凌璐予的一堂公开的网课实录。12月11日,省教育厅“教育共同体”应用上新,包括凌璐予的这堂课在内,此次上新的3堂课中,既有“双师双班”同步课堂,也有线下送教示范课,联动了杭州市临平区、海宁市、云和县、岱山县4地,又借由网络辐射到全省各地有需要的学校。

从视频播放一堂课到在线“同步课堂”,从“一师多班”课到“多师一班”课,从课程资源“上云”到“云上公开晒课”……一直以来,数字技术都在支撑、引领和驱动教与学的改变,赋能教育教学管理,成为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内变量、快变量和强变量。

数据“入库”资源“上云”

学生每天来上学的状态怎么样?他们喜欢学校吗?在宁波市实验小学信息大厅,学生刷脸入校时的微表情汇聚成一面“笑脸墙”。笑脸指数会转换成心情指数,和运动、肥胖、近视、体育达标率等健康指数一起,生成学生的身心健康画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沟通的重要依据。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日益走深,在校园内“一脸通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刷脸”背后,“跑起来”的数据服务于不同的数字校园应用场景。在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是全维度呈现的学生数字画像屏,在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则是智慧校园驾驶舱。它们都有共同的教育数字底座。

截至目前,教育数字底座已覆盖全省所有教育行政部门、7876所学校,归集各类应用数据312亿条,新增教育开放数据集204个,接入各类应用1208个,制定各类主题数据规范30个。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表示,有了横向打通、纵向贯通、高效联通的教育数字底座,海量数字资源便得以融通与汇聚。

早在10年前,浙江便开始探索将课程开到“线上”、把服务送到“云端”,之江汇教育广场由此应运而生。名家名师名校长纷纷推出精品课程与服务,从录播到直播,从“有什么上什么”到“需要什么上什么”,从服务一地一校到服务全省全民,“互联网+教育”改革层层推进,现已迭代生成“学在浙江2.0”应用。

教与学破墙而出,一根网线、一个终端就是一个课堂。依托“学在浙江·Z直播”平台,浙江全省共享一张“直播大课表”,课前能预约、课后可回看,有需要的学校还能定制互动教学服务。“你好,亚运”“科学家进课堂”等直播课已开出94场,访问量超过1400余万人次。“浙里问学”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系统也升级成“AI智能+名师志愿者”模式,现已完成9期区域轮值名师答疑服务,累计入驻教师志愿者4800余人、解答问题11.1万余个。

教育智治赋能未来

“数据‘入库’、资源‘上云’还仅仅只是起到支撑的作用,真正要引领、驱动、赋能教育现代化,更要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王会军道出数字赋能教育智治的方向。

教师优质均衡发展指数、质量结构数量等基础数据监测、各学科教师配备预警分析、教师招引调配建议……数据自动生成、有算法支撑,区域内全体教师情况都被纳入教师分配均衡模型。今年4月,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高校、企业共同成立教育数据应用研究实验室,由实验室推出的教师优质均衡配置评价体系,目前正在杭州市富阳区试点应用。

“今年我们共调动了119名教师,包括新招聘的教师和有调动需求的教师。”富阳区教育局副局长邹忠祥说,缺哪些学科、什么年龄段的教师都有教师分配均衡模型测算出的科学依据,有利于真正推进优质均衡和教育共富。

在杭州市上城区,区校联动打造的“智成长”学生综合评价数字化平台也已初现雏形,致力于通过“一单·一袋·多维评述”来记录学生发展,让学生综合评价便捷化、可视化。如杭州市凤凰小学就依托“梧桐云”数智化平台,将综合评价过程升级为云端成长互动记录,以数智化赋能学生全息画像。接下来,上城区还将进一步明确平台开发路径,研制数据标准,建立省、县(市、区)、校三级数据对接机制,绘制学生成长画像,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可视化。

数字驱动教育教学管理全领域优化升级,数字技术对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进一步显现。以人工智能为抓手,温州不断给教育做加法,优化大数据聚合联动平台,健全人工智能大数据辅助的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机制;台州谋划推出“教育提质e张图”应用,实现一屏统揽教育提质的效果;宁波先后创建起“一环四员”校园风险智控、智慧教育督导、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行动任务、教育对外交流等四大应用系统,整体推进教育智治……

协同创新延伸服务

舟山市普陀区有大大小小40多个有居民居住的海岛,书籍流通与异地借还存在不小障碍。两年前,普陀区教育局创新打造“智在阅读”数字化应用,给每所学校的图书置入芯片。拥有了“电子身份证”的图书越海登岛,在全区各校间流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普陀区打通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数据,让“智在阅读”走出校园,逐步扩大到公共服务领域和商业企业领域。

教育信息化不只是教育一家的事,事实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始终根植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脉络中,形成“一地创新、全省受益”的数字教育应用新生态。2022年6月,省教育技术中心推动成立之江教育信息化研究院,汇聚社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搭建起1个研究院、X项联合课题、N个协同创新实验室的“1+X+N”架构。

“元宇宙+职业教育”可以开出什么样的花?教育元宇宙如何促进城乡教共体协同发展?教育元宇宙平台有哪些应用特点和技术痛难点?……为推进教育元宇宙实验平台的开发,今年以来,研究院已经多次邀请高校教授学者和行业企业专家反复论证。对此,王会军表示,要建好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使之成为教育新技术、新平台和新机制的策源地以及教育对外展示的窗口。

就在前不久,省教育技术中心与云和县人民政府签约启动第二轮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基于教学方式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范例、推动“云和木玩”产品和课程进入省级研学实践基地。自2019年首轮合作至今,云和县先后入选省区域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县、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插上教育信息化的翅膀,云和这个山区小县也转型成为智慧教育强县。

与衢州市柯城区合作打造智慧教育的“柯城经验”,与德清县合作探索教育数字化发展实践的“德清样板”,省教育技术中心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之路越走越远。“我们尤其重视将山区海岛县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工作重心,不断抬高底部、补齐短板。”王会军说,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推进优质均衡和教育共富的重要力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点燃加速的引擎。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