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展台
本版新闻列表
 
2023年12月5日 星期

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新生态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搭建数字平台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

□赵博雅

近日,由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发的市民在线学习平台“杭学通”用户数突破了150万,标志着学院以数字赋能终身教育、助力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成绩的背后,是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不懈探索。从2015年创办“市民数字化学习平台”,到2020年上线“杭学通”小程序;从创建服务退役军人的“退役职通车”,到打造服务银发群体的“杭州老年教育智慧服务平台”,学院始终将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主动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不断提升服务广大市民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能力,为杭州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贡献着“杭科力量”。

勇于担当,打造全民终身教育“数治大脑”

在杭州,“杭学通”是市民十分熟悉的在线学习平台。它集培训课程开设、教育培训报名、学员签到、在线学习、作业提交及学员管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学习服务。只要在微信中搜索“杭学通”小程序,系统就可精准定位学员所在的区域,并显示附近可提供的学习服务。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培训课程,还可以帮助市民快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线下学习社团,参与其中。

近年来,随着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学院以服务市民终身学习为己任,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变革,不断探索适应成人教育学生、开放教育学生、远程教育学生、退役军人、教师、老年人等广大市民的教育方式,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机制建设。

学院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改革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以此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学院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党员教师团队,对市民的在线学习需求展开调研,同时还组建了一支由视频技术导播制作、新媒体设计制作、数字化咨询等专业领域人员构成的技术队伍,确保学习载体运行顺畅。2015年,PC端“市民数字化学习平台”上线。2020年,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杭学通”小程序上线,受到市民普遍好评。

学院各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开展实地调研,邀请技术专家开设讲座,将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和党史学习与提升党员信息化水平相结合,以此带动全体教职工深刻理解和把握数字化变革的精髓,并将其融入为人民服务中。在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全体教职工深入思考,集思广益,将手机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与市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相融合,对“杭学通”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不仅为市民带来了良好的学习体验,也大大激发了市民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了“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

如今,“杭学通”不仅成为杭州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也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平台。通过与浙江开放大学、浙江省终身教育大数据中心,以及各地市社区大学、卫健委、科协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资源共享和数据融通,“杭学通”实现了用户、师资、场地、课程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并开发了众多服务内容,逐步形成了市民终身学习大数据,有效呈现了杭州终身学习成果。

“杭学通”还成为学院开展线上思政工作的阵地:主页开设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为师生和市民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定期推出的红色经典诵读优秀作品展播,展示着市民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形式多样的党史知识竞赛、线上读书会等,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杭学通”在线开展红色教育,打造红色社区空间,学院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先进的思想理念等润物无声地传递给了学生和市民,不断提升着铸魂育人的质量,思政工作也通过网络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了全方位育人。

截至目前,“杭学通”平台已发展了学习型社团2890个、专兼职教师13896人,举办活动培训超10万次,学习成果累计超2100万学时。2022年,“杭学通”荣获“全国最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其模式也被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树为省内社区教育数字治理典型,在全省推广。

凝心聚力,助力退役军人扬帆再起航

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不仅强化了学院教师为市民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意识,也逐步提升了他们的数字化思维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师将网络与信息化的学习成果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这在学院服务退役军人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让退役军人回到地方后幸福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提升”为宗旨,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中心持续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适应性培训、学历教育培训等服务。中心根据退役军人的不同学习需求,出台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并结合数字技术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安排、考勤管理等作了优化。中心还以“党员教师服务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党员服务社会”为目标,创建了“红心迷彩”党建品牌,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军、崇军的良好氛围。

在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学院开发了“退役职通车”公众号、小程序,设置了教育服务、就业指导、思政教育、公益活动、政策法规等板块,全方位服务杭州退役军人的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平台的职业适应性测试、公益培训等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在提升技能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退役军人陶宇航说,与线下培训紧密结合的“应用电子技术与无人机操作员”“民航无人机法律法规”等课程实操性很强,对他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很有帮助。

从最初服务2个区县的300名退役军人,到如今服务10个区县的近8000名退役军人,由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视频号构成的“退役职通车”新媒体矩阵不断发挥着强大的能量。2022年,“退役职通车”接入了“杭学通”,双方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近5000个,“退役职通车”还在杭州市全域获得推广应用。2023年,学院还通过“退役职通车”成功举办了杭州市首届退役军人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会。

除了提升自身技能,如何快速适应社会、跟上社会的发展是很多退役军人面临的问题。“退役职通车”特别为他们开发了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职业素养等学习内容,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了解到学院退役军人学员中党员占比达到15%,如何发挥他们的天然优势,激励、引导他们积极为社会服务也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学院专门成立了杭州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迷彩蜂群”志愿服务队,并加入杭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钱潮老兵”服务总队,有计划地组织退役军人参与到社区法制安全、环保宣传、迎亚运等志愿活动中。

2023年7月,学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现场,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吉利汽车等16家政企单位与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杭州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就业服务基地。这背后,有“退役职通车”的奋力推动,更有继续教育学院全体党员齐心协力服务退役军人的付出。2022年,学校被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崇军之星”。2023年,“退役职通车”获评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被列入浙江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首批创新项目,学校也获得了“优秀崇军集体突出贡献奖”。

脚踏实地,激活社区老年教育生命力

2019年,学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开发建设智慧助老服务项目“杭州老年教育智慧服务平台”,并于后期接入“杭学通”。该平台聚焦新时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为银发群体提供线下集中学习、线上自主学习、社团互助学习、家庭共同学习等服务。

“每当我们想学什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程序,这里有丰富的课程,最为关键的是它的操作方式对我们老年人很友好,用起来方便,几乎没有技术障碍。”平台使用者秦伟说。在杭州的老年群体中,这一平台有着很高的美誉度,是老年人学习的乐园。

“懂老人”的背后,是学院以“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信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入调研取得的成果。学院党员教师多次深入社区,了解市民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详细了解了老年学习者的困难。这也让他们在平台的设计中加入了许多适老化元素。

为了更方便老年人登录,平台设计了微信、身份证、市民卡等多个登录入口,学习内容也紧密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主题开展。面对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焦虑,平台将“银发群体智能技术应用学懂会用”作为目标,通过详细步骤教他们下载手机软件、打车、支付宝扫码公共出行等技能,努力帮助老年人“不与时代脱节”。如今,平台上的近8000门课程为杭州老年人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有效支撑。老年人用“杭学通”在广场、公园等户外场地参与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杭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学院党组织的有力引领下,社区老年教育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获得了很大解决。在党员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学习中,获得了幸福感,社区老年教育的活力也被激活。截至目前,平台已有2882个老年学习型社团,成员近53万人,学习时长超421万学时。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优化老年教育学习方式,助力老年教育高效协同,破解老年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找到老年教育新的落脚点,解决老年教育薄弱和乏力的难题,增强老年教育生命力。”

此外,平台还以数据驱动老年教育服务升级为突破口,动态沉淀老年教育服务机构、市民、教师、场地等对象、业务及行为数据,推出市、区县、镇街三级学习指数指标体系,形成老年教育数治管理驾驶舱,为老年教育精准服务、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赋能治理体系建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焦新时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聚力老年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如今,“杭州老年教育智慧服务平台”已成为杭州老年教育的主要服务平台和区域品牌,在老年教育数字化环境氛围营造、数字化资源规模质量提升、数字化治理组织能力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杭州全面推进数字化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服务市民全生命周期、多层面、多样化的学习新形式,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