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丹丹)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全部坐满,还在最后一排后面加了十几个临时座位;两个小时的会议,中途几乎无人离席;会议地点在距离城区20多公里外的一所农村学校……10月13日,距离教育部颁布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还有2天,金华市婺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进校园现场会在金华市仙源湖实验学校召开,参会人员是全区所有中小学分管副校长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
《办法》的重要条款有哪些?何为超出办学许可范围的行为?《办法》出台对校外培训机构有哪些利好,该如何把握?会上,金华市人民政府督学、市教育局“双减”工作督查组组长、市教育局行风监督组组长吴仲池进行了详解,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最关心的问题在这里一一找到了答案。
“《办法》的出台对规范校外培训行业有利好,各培训机构需依法办学,确保规范管理,不打‘擦边球’,配合学校教育。”有着多年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经验的吴仲池,第一时间对《办法》进行了学习研究。他认为,《办法》犹如一颗启明星,也是一场及时雨。
“会议给我们机构吃了一颗‘定心丸’,帮助我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之后将继续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金华市杏儿舞蹈艺术学校的负责人作为进校园“白名单”培训机构代表作了表态发言。据了解,来参加本次现场会的有许多是没有进入“白名单”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代表,正是那张规范、高质量的“白名单”吸引了他们自发前来。
而在这场座无虚席的会议背后,还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力量:婺城区教育局坚持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白名单”工作作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落实“双减”政策的抓手。下一步,该区“双减”工作专班将通过建立报备上岗制度、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多部门督查机制等举措,不断提升“白名单”机构进校园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