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又上新了。9月2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线展示介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开展互动交流。
自“天宫课堂”推出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4次,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热捧。从2021年的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到2022年3月的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再到2022年10月的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掉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精彩的授课将青少年们一步步带进了充满奇趣奥妙的太空世界。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这样描述“天宫课堂”,“这堂课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简单展示了几个知识点,而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们描述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天宫课堂”为科学教育创造了新的“打开方式”。首先,被誉为“直播届天花板”的“天宫课堂”直观地展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就和空间站的建设水平。孩子们跟随镜头了解航天员乘组的工作生活空间,看着课本上的知识点一一被验证,实现了“百闻不如一见”。其次,“天宫课堂”的授课团队是一线的航天工作者,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经过培训认真地进行了教学设计,能够深入浅出地讲好科学故事,实现了“一线工作者讲好一线故事”。
“天宫课堂”所处的位置很高,但其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背后蕴含的载人航天精神却与青少年距离很近。未来会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的科学教育新方式,来带动青少年乃至全民提升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