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9月8日 星期

铁血丹心育警英
——记浙江警察学院教授马敏跃

□本报记者 季 颖

初见浙江警察学院教授马敏跃,年过半百的他严肃刚毅,说起话来语调铿锵,黝黑的皮肤是他时常陪伴学生训练留下的印记。

学校的操场就是他的“战场”。跟着他走进操场,他能叫出教过的每名学生的名字,还能一眼指出训练中的缺陷。“接触多了,自然就一目了然。”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是多年教学积累下来的专业自信。

从教35年来,他在风吹日晒中将半辈子的人生岁月奉献给了警务教学一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警英”。

专业上的“带头人”

拾阶而上,学校战训楼每一层楼梯间的墙上挂满了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优秀毕业生的照片,该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多数奋战在基层公安一线。

20年前,学校计划创建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学科带头人马敏跃临危受命。然而,当时全国公安院校的反恐防暴专业教育也刚刚起步,尚无更多经验可借鉴。“最难的就是没有专业教师和培养方案。”马敏跃回忆。

凭着一股干劲,马敏跃不畏艰难,从零开始,一有时间就跑院校下基层,向公安部和武警特警学院专家教官讨教,赴省内外学习和调研。短短3年多时间,他走访了100多家单位。

马敏跃深知专业教师对专业的重要性,对于教师,他有一套自己的精选标准——技术强、人品好。“当时,经历40多天的考察,我才收到马老师的邀约。”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系主任盛大力教授就是当初马敏跃向学校推荐引进的专业教师。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筹备,专业教师团队组建起来了。马敏跃又立刻带领团体没日没夜地学习钻研,编写符合浙江公安实际的专业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学大纲,探索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实战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警务指挥与战术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9月,该专业第一批30名学生入学,经过整个教师团队倾心尽力地带队苦练,在2006年浙江省举行的首届特警大比武中,第一届学生收获满满。

在马敏跃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从原来的单个专业拓展成为一个系,每批招录学生数从30人增加到了60人,教师团队从3人增加至20人,构建起反恐防暴“水陆空”立体化、“城镇市郊及复杂区域”全天候、“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实战中的“严师”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公安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涉恐、涉暴案件现场处置和警务指挥等工作,危险系数高,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尤为重要。

高标准、严要求,是马敏跃在专业训练中一直践行的准则。他总是告诫学生,要把操场当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大三第一个学期,每名学生都要去基层公安实习半年。其间,为督促学生在实习之余不忘保持体能训练,马敏跃会带队前往各实习点对每名学生开展两次体能检测。为增强教学实训实战性,马敏跃带队到杭州、宁波、绍兴等地,与当地特警进行对抗性训练。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胆量,夜晚,他还带队深入一些特殊环境开展训练。

平时,马敏跃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了不少教学方法。比如,他独创了“时机、方位、姿势、重心和主动”五位一体的抓捕控制技术教学训练“有利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马敏跃语言风趣生动,讲课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容易领悟要点,掌握要领。

“学生时代对马老师是有些惧怕的,他要求很高。”从警14年的杨晓峰坦言,多亏了当初的高强度训练,马敏跃教授的动作自己已然有了肌肉记忆,在工作中处理暴力案件时抬手还和10多年前同一个角度。

学生信赖的“老马”

在日常教学训练中,马敏跃与学生们一起迎朝阳战夜幕,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耐力跑和攀登是特警专业训练的两项基本功。耐力跑时,马敏跃坚持带队跑完全程,在登山训练中,他也总是带头第一个登上山顶。35年来,马敏跃带领学生跑步公里数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冲顶的高度相当于攀登了100座珠穆朗玛峰。

尽管有着“严师”的称号,但马敏跃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很多学生亲切地称他为“老马”。

“老马为人处事、做事风格,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平时训练中每一项技术活,他都一次次做示范,我们才慢慢得心应手。”大四学生朱彦豪说。

“马老师是严师,也是‘慈父’,他十分爱护学生。”盛大力告诉记者,每年冬训时期,马敏跃因为担心学生身体吃不消,总会自掏腰包购置营养品,给学生“开小灶”。

因为马敏跃的尽心尽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也愿意找他。有一次,马敏跃带队参加交流比赛,上场前没有给参赛学生进行打靶训练,学生心里没底,比赛结果并不理想。此后,马敏跃每次带队参加比赛前,都会为每个参赛队员进行赛前打靶训练。这样的打靶训练并不轻松,队员一旦收不住动作,拳脚就会落在马敏跃的胳膊上。常常一次比赛下来,马敏跃的胳膊上布满血紫瘀痕。

“眼里是学生,心中是家国。”马敏跃用35载的拼搏实干,诠释了新时代警校教师铁血丹心育警英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