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随笔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9月1日 星期

解决方法肯定不只有一种


□杭州银湖实验中学 徐中策

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当教学担子沉沉压在我肩上的时候,当教育过程的烦琐深深困扰我的时候,我才体验到教师平凡生活的艰辛和压力。

以前,我以为体育教师只是每天上两节课,非常轻松自在,谁想到两节课的背后,是无休止的备课、反思、查资料、培训,还有各种杂事。很多时候夜深人静,我还在为教学中的各种事情而思索着。

因为经验的不足,很多事情让我手忙脚乱,这里不得不提两个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案例。

我上来接手的是初二,对大部分学生的性格不是特别清楚。小戴就属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比较执拗,我让他怎么样,他就偏不怎么样。

我上课一开始比较按部就班,让学生根据我的口令去做动作。当然,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很好地达到我的要求,只有小戴总是跟我反着来。我不好意思在班里指责个别学生,结果发生了小戴一个人跑到别的地方去玩这件事。

我知道这样的事需要处理。经我多方了解,小戴平时就这样,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但是他吃软不吃硬。幸好我没有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不然就不好收场。

我还了解到,小戴身体素质其实很好,于是就想从这点入手,试着改变他。

一次晚自修,我去小戴班里,没直接找他,先找其他学生聊天,关心一下他们的日常。

看到小戴,我开门见山,问:“你最近课上好像不在状态,是不是因为我布置的练习对你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你才不愿意认真完成?”

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这个时候,我觉得这种兴师问罪的感觉不好,所以又换了一种方式,对他说出“你的体育成绩比较好,希望可以在班里带好头”之类的话。

看他用手挠头,露出不好意思的笑,我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后来,我尝试在晨跑时就让小戴领跑。他上课的专心程度有明显的提升。

另一个案例是我教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的凝聚力非常强,学生做事情会抱团,这看起来是好事。但是总有一些学生会以个体煽动集体,这就导致上课纪律不能保证,时好时坏。

这些学生很亲近我,对我说话无所保留,但时间一长,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常规很差:上课静不下来;下课了,让他们去捡个球都很困难。

直到有一次培训,我听到一句让我感触很深的话:教师需要做到,让学生想要靠近你的时候,还要保持距离感。让他们喜欢你但敬畏你,而不是一味地亲近你。

我想了很久,在没有师傅和其他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擅自做了一件事。

一次活动课解散前,我说明要求——响哨就收球。

学生虽然答应了,但结果跟以前一样。

这次,我没等他们,吹了两声哨后,把他们劈头盖脸一顿批,最后补了一句:“这就是你们对我的承诺吗?”

这节课甚至没有集合,我只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效果很明显,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一封联名道歉信。我再通过后续的运营,让这个班的凝聚力、上课效率和体育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

我相信未来还会碰到各种难题,我将会继续以爱之名贯彻自己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个体和集体,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努力做好新时代的新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