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季 颖
6月28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与萧山中学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暨党建联盟;浙理工艺术与设计学院与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金近小学共同开展美育实践课……一场场实践活动的开展、一个个联盟的成立,是浙理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缩影。
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浙江省)牵头高校,浙理工积极发挥教学、科研、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难题,探索共建共享共育的、富有“浙江味”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铸魂育人体系。
构建贯通全学段的育人体系
5月,杭州市临平区发布“临平区青少年五色五育体验地图”,地图分为“德育——中国红、智育——数智蓝、体育——悦动橙、美育——典雅紫、劳育——希望绿”5个板块,包含30个特色研学点位及10条精彩研学路线。这份地图的诞生,离不开浙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临平区教育局局长赵琪峰说,高校的参与,成功破解了中小学思政教育资源不足、师资有限的难题。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同向发力、协同育人。如何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差异性,是目前各地各校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浙理工马院院长胡天生说,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校马院作为领头雁,要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科研资源,帮助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于是,浙理工与杭州市临安区、临平区、钱塘区先后成立了“天目少年”思政学院、“弘临”思政学院和“钱塘潮”思政学院,着力解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衔接性不足、区分度不够、资源整合不充分、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打造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学段的思政课体系。学校与临平区共建的“弘临”思政学院正是这一思路的产物。“弘临”思政学院成立后,校地共建学术指导委员会,全面实施“大思政”教师培养计划,开设思政课教师行政班、高研班、普培班,培训教师300余人次,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同时,结合鸭兰村党支部旧址、戊寅公墓等区域红色资源,临平区在校本思政课程中有机融入宋韵文化、大运河文化、超山梅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元素,探索研发了一批有临平特色的思政课程。
在浙理工的带动下,临平区开始探索高中、初中、小学3个学段思政课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模式。“这让思政课教师们对小学、初中、高中思政课程体系有了整体性认知。”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学校“弘临”思政学院负责人姜宇婷说。
此外,浙理工还走出浙江,积极打造全国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通过组织机构一体化、资源平台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等方式,开展面向大中小不同学段青少年的思想引领、人格锻造和素质提升工作,探索创新东西南北中共建共享共育的“大思政课”模式。目前,学校在浙江、四川、新疆、陕西等地共建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一体化传承联盟基地40余个。
盘活贯通校内外的思政资源
“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中小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本领、作贡献,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在胡天生看来,浙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三地一窗口”“两个先行”的独特优势,要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载体合力,为思政教育提供贯穿课内外、校内外的鲜活教学资源。
浙理工充分挖掘百年党史、百年校史丰富资源,在校内打造了以丝绸博物馆、红色文化讲习馆、红色档案馆三馆为核心的文化馆群,如今已是校内外师生学习党史和浙江精神的重要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三馆常年面向大中小学生开放,并配有各类大学生宣讲团、服务团、实践团,他们以政策宣讲、校园科普、音乐表演等形式,让前来学习的校外师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讲习馆采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应用载体,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育人效果。”带学生来过场馆的浙江中医药大学思政课教师朱钰说。
身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在引领中小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自身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成长,达到了双向育人的效果。正如浙理工马院学生、红信讲习团讲解员贾雪娜所言,“一遍遍梳理讲解词,一次次走进讲习馆,每一次讲解都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传承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