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6月30日 星期

当“小校园”遇见“大场馆”
温州市光明小学打造小规模学校场馆课程

□本报记者 张纯纯

暑期将至,6张不同年级的研学记录单准时出现在温州市光明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黄艳艳的办公桌上,等待最后的审核。上面罗列着24个温州市各类场馆,如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温州市气象科普馆、瑞安玉海楼藏书阁等,每个年级分别有2个必学点和2个选学点。黄艳艳介绍,每到节假日,光明小学的学生就会收到这样一张研学单,上面的场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推荐,学生在完成场馆研学后,要完成活动记录表,“今年暑期,我们打算对记录形式进行升级,以往都是用照片和文字记录,这次我们希望学生能尝试用视频的形式介绍场馆”。

五(1)班学生林宸伊在五一假期已经“打卡”了其中一个选学点——三乐亭义工站,“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做义工,给附近的老人送茶水,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现在我最感兴趣的是温州道德馆这个必学点,听名字就觉得很有意思”。

自“双减”以来,“场馆”已经成为光明小学师生学习生活的关键词。

校馆联动,共研课程

走进光明小学,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小”——校园小,占地不到10亩,站在操场上可以将整个学校一览无余;班级小,平均班额30人,学校是温州市小班化试点学校。

不过在副校长项小飞看来,“小”并不一定是劣势。“我们学校地处温州市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这一点虽然限制了校园场地的大小,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校园之外的空间是多么大。”项小飞介绍,温州市博物馆、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绣山公园等多个场馆距离学校不足千米,学生步行约15分钟就可以到达,其中绣山公园与学校更是只有一墙之隔,“而且很多场馆会有参观人数的限制,我们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少,反而为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

进入场馆后,学生们能做什么呢?项小飞坦言,最开始学校的需求仅仅只是借用场地,组织一些参观活动,“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意识到如果真正想要学生在开放性的、有趣的、有底蕴的场所里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收获真实的成长,场馆课程才是最好的桥梁”。

正是这份对学生的满满“诚意”打动了温州市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马炯,温州市博物馆成为最早与光明小学共同研发课程的场馆之一。“学校的想法与博物馆不谋而合,博物馆也希望借助学校的力量,突破‘壁垒’,开发课程资源,将优质的资源送进校园、家庭,助推教育‘双减’,也赋予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更多的实现渠道和可能性。”马炯说。

随着校馆联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目前,“温州博物馆文史课程”“温州科技馆STEAM课程”“中级人民法院模拟法庭课程”“绣山公园美学课程”“温州规划馆‘温州通’课程”“城市书房‘小文学家’课程”等六大场馆课程已经陆续在光明小学上线,进入课后托管服务课程体系。

“双师”合作,共促学习

光明小学语文教研组教师与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一起研发了“温州博物馆文史课程”。从认识博物馆、寻找“镇馆之宝”到了解瓯窑瓷器、学习瓯匠精神,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引导学生对温州历史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们首先做的是让自己沉浸在温州历史的海洋中。语文教师胡朝霞说,在此之前温州市博物馆对自己而言“基本上是陌生的”,只是听说过而已,为了设计好课程,她和其他教师一起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阅读专业书籍、多次实地探访博物馆,“我们也常常向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请教,共同探讨如何将课程设计得更加贴合学生学情”。

这激发了另一个课程设计灵感——“‘双师’课堂”,即由学校教师和场馆专业人员共同授课。

在“远古窑音——瓯匠精神传千年”课堂上,胡朝霞带着学生在博物馆中一路走,一路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瓯窑瓷器,并观察其造型、颜色,在组内展开探究。到了介绍瓯窑瓷器制作步骤及烧制环节,博物馆专业人员成了主讲教师,她以展厅墙上烧瓷器的窑炉为教具,加上制窑的瓷石、陶泥,清晰生动地完成了讲解,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瓯匠们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

“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听着专业人员讲解的专业知识,学生看到的、听到的,甚至连闻到的气息都是普通课堂上没有的,关于瓯窑的一切都‘活’起来了,对于瓯匠精神自然会有更深的体悟。”胡朝霞说。

副校长张爱眉告诉记者,“双师”角色的分工、主次会根据每个场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温州市科技馆本身就有较为完备的场馆课程,每堂课都会有7~8个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这时候教师就主要担任助教的工作。又比如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的模拟法庭课程,因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法官会全面参与到课程中来——不仅在前期入校与教师一起培训学生扮演好各种角色,还会在模拟法庭结束后给出专业建议。“‘双师课堂’既能把握学生学情,有效地开展学习,又兼具了场馆课程的专业化,能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是‘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质量的一种创新尝试。”张爱眉说。

身份认同,共享成长

在模拟法庭课程中,五(3)班学生张梓晨扮演的角色是审判长,在这之前,法院对他而言是“充满威严、居高临下的”。“所以一开始我非常紧张,讲话也是结结巴巴的,好在我按照平时的训练及时调整,法官叔叔还夸我表现得非常好,鼓励我以后做一名真正的审判长。”不过,让张梓晨感受最深的还是审判长这一职业体现出来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其实不仅是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还有很多其他职业都能够为人民服务,等我长大了都可以去尝试”。

这样的感受正是项小飞最看重的场馆课程可以带来的非显性知识。她认为,场馆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是显性知识,还包括社会隐性知识、个人经验、社会情感等。“比如,学生前往场馆的15分钟路程,就很考验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又比如合作学习中人际关系技能的锻炼、社会意识的提升,这些对学生的成长都很有意义和价值。”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这样的学习体验,光明小学还巧妙利用校园空间,打造了“以书为名”校园十景,作为校内场馆课程的学习场所。从校门口“开满鲜花的小路”到操场上“松树的风格”,从药香四溢的“神农百草园”到楼顶的“我的世界就是一座花园”,每一处景色都有一本代表图书,学生将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了解熟悉“校园十景”,并开展阅读之旅。每年“六一”,光明小学还会举办校园节,让学生根据“校园十景”进行绘画、文章、视频等多方面的创作。

项小飞提到,学生中新居民学生、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二,大部分学生家长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家庭资源有限,陪伴学生的时间也较少,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困境。“通过各类场馆的学习还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学校、了解温州,从而热爱温州,增强自己的身份认同感。”项小飞说,下一步,学校希望有更多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或场馆专业人员加入,不断扩大“双师”范畴,拓展场馆课程。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