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4月25日 星期

30余年执着航天科普梦
——记平湖退休乡村教师姚爱英

□本报通讯员 黄慧仙 江 燕

退休多年,72岁的姚爱英仍保持着当教师时的工作习惯。在她的书桌上,印有“中国航天”字样的长征火箭模型和一沓沓以年份为单位分类的讲座记录,让人感觉书桌主人与航天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笔者走进有“中国民间航天科普教育第一人”之称的姚爱英家中,听她讲述与航天科普教育的那些往事。

姚爱英是平湖市黄姑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 在过去的30余年间,她始终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引领学生崇尚科学,走近科学家;在她的牵线下,学生们先后28次前往北京参观学习,张履谦、戚发轫、梁思礼等20余位航天科学家也35次南下平湖,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上世纪90年代初,不少学生沉迷于“追星”。时任黄姑中学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姚爱英为此头疼不已。与此同时,中国航天发射刚刚进入国际市场,在经历了一次失利后,成功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把澳星-B1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这段航天人的奋斗故事让姚爱英萌生了一个想法——向学生科普航天知识,以航天人为榜样,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的价值观。

姚爱英组织学生给航天科学家写信,并寄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姚爱英没想到,这封文笔稚嫩的信竟收到了回音。信中对姚爱英和学生表示了感谢,并邀请师生去北京参观。1994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便向姚爱英和学生发来了邀请函。

纸短情长,姚爱英和中国航天人开启了近30年的“友谊之路”。1994年,姚爱英带着学生第一次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旅程。从火箭组装车间、导弹总装车间,到面对面听航天科学家讲解航天知识,在北京待了一周,姚爱英和学生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

“面对我们两个从浙江农村来的一大一小,大专家们一点儿没怠慢,把火箭模型一个个排在桌上,认真向我们介绍。从1959年一路讲到时下,从航天起步谈到经济投入……”回忆当时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一幕幕阵容豪华的“授课”现场,姚爱英仍然激动不已。

这段经历更坚定了姚爱英要做好科普工作的信念。她后来编著出版了第一本科普读物《铸造神剑的人》,里面记述了12位航天科学家的事迹,也正得益于这点点滴滴的积累。“成书虽然只有20万字,但前前后后我写了起码有80万字,改了不止3稿。光第一稿的写作就用了38本‘软面抄’。”姚爱英说。

在姚爱英的带领下,当地学校形成了浓浓的追科学家明星的氛围,航天科学家们一有空就来到当地开展科普讲座。

30余年的航天科普生涯,姚爱英先后出版了《铸造神剑的人》《科星最亮——“两弹一星”元勋故事》《丰碑》等4本航天科普读物。

2006年以来,姚爱英退而不休,举办科普讲座470多场,带动很多学生参与学科学家明星、学英雄、学航天精神的活动;还成立了“星星火炬个人工作室”,带着她的航天教育梦走出平湖,在嘉兴、温州、金华等地牵头建起11个航天科普特色教育基地。

在距离姚爱英家约10分钟车程的赵家桥村,一家国字号综合性航天科普馆格外醒目。这是由姚爱英参与筹建的中国航天科普馆。前不久,这里刚展出过“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4月23日,这里还举办了航天日庆典活动等。

在姚爱英心里,中国航天科普馆的建立只是航天科普工作的一个开端。未来,串珠成链,让航天科普知识更长久地扎根浙江,才是她最大的惦念。“我还想在嘉兴建航天科普主题公园、航天育种基地、导弹武器馆、体验式空间站……”姚爱英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