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郑远 通讯员 徐丽琴 周 丰
“用刻刀一笔笔把江山樱花‘留’住。一朵樱花,要雕刻多少笔才能成形?”近日,衢州第二中等专业学校的非遗木雕与家具传承创新中心热闹非凡,衢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江山市木雕非遗传承人刘世华正在给该校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授课。
近年来,该校立足山区县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榫卯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中职、高校、企业、协会四方协同,供需互补,共同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相契合的家具产业人才。“学校全力推进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成为相互契合的‘榫卯结构’,培养德、知、技、艺全面发展的‘现代鲁班’。”衢州第二中专党委书记、校长徐凌志表示。
从制作到设计
打造紧跟产业的“鲁班学堂”
在衢州第二中专的木雕课程中,有关木雕的技艺学习只占据课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仅学习木雕技法,学生很难坚持。要通过课程创新,提供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在课程中加入书画、木雕等作品赏析,让学生领略艺术之美,提升审美品位。”刘世华告诉记者,通过打造以木文化为核心的多元联动专业阵地,学生可以依托木雕文化,拓展家具、建筑等木作部分的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这正是本学期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木雕课程从选修课转变为必修课的初衷——为学生审美与匠心的养成赋能。“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根据区域产业需要而设立,学校也正通过不断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徐凌志介绍,调查研究表明,现代家具设计与制造业需要的是既懂家具设计又懂市场、会沟通的专业人才。因此,学校以“设计”为切入点,引进木工制作、木雕等非遗技艺,与家具手绘、三维建模等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打造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鲁班学堂”课程体系,培养强设计、懂制作、会销售的复合型人才。
翻看该专业学生的课表,除了木雕课程,专业课还有家具史、美术鉴赏、AutoCAD制图等。在三年时间里,学生们不仅要熟悉各种家具材料知识、加工工艺,学会使用软件绘制图纸、操作家具制作机器,还要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学习陈列设计、家具销售,并了解最新的家具市场动态。
2021年,学校积极对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贯通了该专业学生的升学路径,五年一贯制培养解决了设计类人才培养周期长的难题,进一步夯实了专业人才成长之路。
从体验到上岗
校企协同育人越靠越近
“在销售时,要注意顾客的需求,他们究竟是看重家具的设计还是结构、工艺,介绍的侧重点要有所区分……”上学期,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见习学生表彰仪式上,衢州第二中专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高二学生何庆瑶以“用心学和细心做”为题,分享了他在实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感悟。一个月的见习期里,他每天要完成200次电话销售。与他一起获得表彰的还有袁文娜等3名学生,他们收获了公司颁发的“入职绿卡”。凭借这张卡,他们将在大学毕业后优先获得入职该公司的机会。
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课教师邵浩剑认为,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正是企业需要的“在身边、看得见的优秀员工榜样”。“目前‘入职绿卡’的考评项目全部由企业自行决定,学校负责协助与指导,脱颖而出的学生说明在企业中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邵浩剑告诉记者。
据了解,学校为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构建了“学生—准学徒—学徒—准员工—员工”5个阶段的阶梯式成长路径。不同于以往的企业职业体验,从准学徒期开始,学校便会与企业共同搭建课堂,企业骨干员工化身导师为学生授课,既有产品知识、沟通技巧的讲解,又对学生每日所学进行量化考核,实现“教学+实践+评价”一体化。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学生通过企业课堂的学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有利于树立专业成长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见习期间的跟班教师,邵浩剑全程与学生同吃同住。常有学生来找他倾诉,“例如,有学生对职业规划很迷茫,却不敢请教企业导师”。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会联合企业导师与学生开个“茶话会”。借着这个临时的“人生规划小课堂”,“双导师”通过实践案例为学生解答:职业院校学生如何从当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突围而出?“硬”技能、“软”实力如何齐头并进?如何找准个人“精”定位?……不少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也因此越来越明晰。
除了兼职上课,衢州第二中专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技能大师、杰出工匠的引领作用,开展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能大师结对活动,不少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在了校园里。据了解,该专业的时尚门业智能家居产教融合创新团队被评为2022年衢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建设对象,基于专业建设的实践案例——“场域共生、链式培养:中高企一体化破解山区县家具人才培养‘卡脖子’困境的创新实践”“德·知·技融合:中职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分别入选2022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全省职业教育德育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