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3月31日 星期

好戏连台 硕果累累
浙江树人学院积极探索戏剧育人12年

□本报通讯员 叶怡铭 陈青霞 葛孜越 余水玲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当天,浙江树人学院焦桐话剧社的学生们正在排练室反复打磨下一部大戏。

2012年,学校安排陈庆芳担任指导教师,焦桐诗社正式转型为焦桐话剧社。同年,学校成立无实物话剧社,上演了第一部大戏《南墙》。由此,戏剧育人成为学校开展“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的重要探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和个性特点,陈庆芳常常和学生一起写人物小传。“就像《家》剧本中长子的角色,演绎这个人物矛盾复杂的一面,需要深刻理解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物经历和心理。写人物小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剧本角色。”此外,剧本创作改编、文献收集研习、多媒体制作等都是话剧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忆起在话剧社的点点滴滴,毕业生沈昊印象最深的便是无实物话剧社的第一部获奖作品《回来上课》。陈庆芳以青年学生的精神迷茫、困惑作为切入点编排《回来上课》。沈昊说:“每次排练前,大家都会齐唱一遍《国际歌》和念诵一遍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少年说》,以期那份激越、豪迈能内化成角色的气质,用戏剧魅力唤醒同学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和担当。”

沈昊坦言,最初加入话剧社纯粹是因为热爱表演,“但从第一次参演的《南墙》到之后获奖的《回来上课》,我意识到,演话剧不仅需要热爱,更需要坚持。在话剧中我找到了归属感,这段经历也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记忆”。

12年来,学校有2000多名热爱话剧的青年学子加入社团,进行了1万小时以上的排练。4000多个日夜的坚持,无数次的创作修改、台词走位、动作设计,近30部大戏和数不清的原创短剧,捧回了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6个一等奖……一部部剧的背后是一门门课,更是一场场育人实践。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戏剧表演基础班、提高班,系统地教授表演课程,指导学生参与表演,感受戏剧的魅力。授课教师胡寒玥表示,戏剧表演课能让学生解放天性,更好地认识自己。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