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美术活动,旨在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宁海县观澜幼儿园 洪养娣
鱼拓是一种传统艺术,也是非遗文化,是将鱼的形象用墨汁或颜料拓印到纸上的技法和艺术。宁海县观澜幼儿园地处海滨,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如各类鱼虾、形态各异的贝壳、渔具等。因此,本园充分挖掘这一本土教育资源,综合地方资源、幼儿经验、传承艺术等,围绕“美丽的鱼拓”课程开展园本美术活动,让幼儿在传统艺术创作中感受自然之美。
一、渗透自然教育理念,实践自然行为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实现儿童与自然的有效联结,从而维护儿童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
1.自然教育理念的渗透
自然教育提倡以大自然为活动空间。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实现对自然物特征、形态等有效资源的收集、梳理、重构,进而对艺术活动形成发散性思维及进行艺术性呈现的教育过程。鱼拓系列活动,就是基于自然教育的理念,让幼儿与“鱼”这一自然物及相关事物产生链接,在直接接触中学习。
2.实践自然教育行为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本园教师以“鱼”为载体,通过一系列自然活动实践,让幼儿在行为与自然的互动中深入感受鱼的艺术之美,理解鱼与生活的关系。
二、挖掘自然资源价值,释放活动天性
环境是无声的教师,其隐形教育对于幼儿有着重要影响。生动且丰富的自然环境足以吸引幼儿,让幼儿愿意去探究、学习,并乐在其中。
1.寻鱼文化
我们组织幼儿到鱼塘观看渔民劳作,去鱼文化馆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现场探访活动使幼儿对家乡的鱼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丰富他们对鱼文化的体验,为课程进一步开展打好基础。
2.探鱼集市
本地菜市场有早晚鱼市。因此,我们带领幼儿探寻鱼市,让渔民成为幼儿探索鱼市的支持者。在每月鱼市活动中,幼儿变身小鱼贩,与渔民一起吆喝,介绍鱼的品种价格、自制宣传海报等,吸引顾客来买鱼,在讨价还价、收钱找钱的自然发生过程中收获知识、积累生活经验。
3.捕鱼之乐
亲子捕鱼,是鱼拓系列活动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撑着自家小船出海,感受捕捞鱼虾的乐趣。在一切自然发生的情景中,幼儿接受自然教育,学习捕捞技能,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感恩海洋对人类的馈赠,进而激发爱家乡、爱海洋、爱自然的情感。
三、开放班本互动空间,拓展课程资源
除了在自然中进行游戏学习,我们还将鱼拓系列活动融进班级空间。幼儿因此有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能够对鱼之美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展现。
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将搜集到的大量教育资源,以课程审议形式进行筛选和整合,确立主题目标、主题内容和实施途径,初步形成主题活动计划。
在前期准备中,师生经商讨后,决定以渔村为主题展开环境布置。幼儿、教师、家长一起收集了鱼骨、鱼篓、小渔船等材料后,设计“鱼的故事”主题环创,让幼儿置身于“鱼”环境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1.欣赏为导向,感受鱼拓之意
鱼拓名画欣赏活动,主要以看为主,旨在让幼儿对画作的颜色、纹理及呈现方式等进行多维度感知。在艺术的熏陶下,幼儿得以充分地感受艺术品之美,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动作等加以表达,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2.实操为基础,掌握鱼拓之技
鱼拓分为直接鱼拓和间接鱼拓:直接鱼拓是将墨涂于鱼身进行拓印;间接鱼拓的技法更为细腻,是将湿宣纸覆于鱼身,然后在宣纸上施以颜料。
3.作品为依托,呈现鱼拓之美
幼儿的作品自带稚拙之美。幼儿园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每一幅作品呈现都是对幼儿的尊重。
鱼拓系列活动不仅是让幼儿呈现鱼之美,而且是幼儿探究鱼文化的一种见证,同时也为幼儿留下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