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丹丹
沿着宽阔的乡村大道一路向前,美丽现代的教学楼显现在绿水青山之间。金秋时节,走进磐安县新城中学,传统与未来感在校园里交织:学生们可以是中草药园里“耕读学子”,也可以是凌霄楼里穿戴黑科技的“赛博少年”。
新城中学是磐安县推进优质均衡教育的一个缩影。从“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口号的响亮提出,到如今“小县大教育、小县富教育、小县强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磐安蹚出了一条符合山区教育发展之路。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家庭通过教育改变家境,县域通过教育实现了与全省一道高水平小康。
最大的投入,建最美的学校
地处浙江中部的磐安是典型的山区县,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1983年复县以来,历届党委政府践行“脱贫致富,从教育起步”的思想,喊响“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口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以最好的资源支持教育,以最大的关爱支持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工作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始终把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作为头等大事。”秋季开学前夕,磐安县委书记金艳来到安文小学、安文初级中学和磐安中学走访调研,实地检查校园安全工作,深入了解学校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双减”政策落地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教师节前夕,磐安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浩挺来到磐安县第二中学和安文初中,看望慰问了乔莹、傅倩倩、傅政权等教职工代表,听取教师意见建议,共商教育发展大计。
教育经费优先预算、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师待遇优先保障。磐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头等大事来抓,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教育重中之重来抓,在2019年全县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小县大教育、小县富教育、小县强教育”的口号。
磐安县副县长吴进州介绍,3年来,磐安县新建、续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教育项目共82个,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分别为6.49亿元、7.52亿元、5.5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6.48%、18.88%、13.75%。今年,磐安投入整改资金8000万元,用于改善乡镇学校的硬件条件。
去年8月,投入5.6亿元建设的安文小学和安文初中新校园正式启用。走进安文小学,新中式风格的建筑、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明亮干净的食堂、智能化的功能教室……每一处都写着一个小县对教育寄予的希望。
“冬天我们学校特别冷,许多学生手上都生了冻疮,教师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地处该县东北面山区的玉山台地区域的一所小规模学校负责人介绍,县领导在实地调研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承诺给所有学校安装空调,让学生们在教室安心学习。“学校第一时间就开展线路改造等基础工程,3个月后就完成了26台空调的安装,学生们都很兴奋。”
磐安投入800万元资金用于空调进教室项目,如今全县22所学校,每间教室都装上了空调。此外,2021年,磐安投入476万元用于更换小学课桌凳和中学课桌椅,安排26所学校安装普通护眼LED灯和智慧护眼LED灯。近3年,全县财政共投入3045万元,校校实现有线、无线高速双网覆盖,校校建有录播教室。走在磐安的中小学校园里,书法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一应俱全。
一所山区县城中学竟然能获得全省机器人创意赛第一名,听起来有些稀奇,但走进安文初中的校园,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多年来,安文初中一直致力于“科技校园”品牌打造。2010年开始,累计投入150万元用于机器人教室、创新实验室建设。连年来,该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机器人项目比赛。据不完全统计,有8人次获国家级一等奖,26人次获省级奖项,153人次获市级奖项。去年,安文初中再度被评为“省教育机器人应用示范学校”。
“在磐安,最美的建筑在学校,我们全县每一所学校都很漂亮。”磐安县教育局局长陈林海说,磐安的经济总量虽不高,但教育投入高,这充分体现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走过磐安县龙山路,如果不经提醒,很难注意到磐安县政府办公大楼就坐落在路口。1985年大楼搬迁至此,经过37年的风雨坚守,见证了磐安县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决心。
最资深的教师,去最偏远的学校
一路向北,距离磐安县城30多公里,奇峰秀溪间有个村子名为史姆村,这里不仅是双溪乡政府驻地,双溪乡中心小学也坐落于此。全校47名学生、14位教师、人数最少的班级只有3名学生……这所山区小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校。
“学校虽小,但是校园环境很美。学生虽少,但每个人都真诚可爱。”从教33年的数学教师陈湘芬这样概括双溪小学的特点。今年8月份,陈湘芬作为骨干教师,从安文小学交流到双溪小学任教。虽然,陈湘芬曾经有过19年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但来到双溪小学后,还是感到“震惊”。
“五年级一共有8名学生,5人住校,其中3人是因为家庭原因……”与学生同吃同住的陈湘芬说起自己的学生,语气里满是心疼。如今,乡村学校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托底,而教师就是那双有力的手。
陈湘芬说,几乎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五年级女生傅苏菲的父亲意外中风瘫痪在床,她仿佛一夜长大,考试成绩从不及格追到90多分,假期帮妈妈分担家务,照顾父亲……”。这些“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学生,在陈湘芬眼里都是纯洁无瑕的珍宝。
2020年,安文小学与双溪小学结成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其中加大教师交流力度,提升城乡师资均衡水平是最重要的内容。教共体内教师每次的流动时间原则上为3年,交流的教师当中优秀教师(含中层)不低于50%。
今年,磐安县修订完善《磐安县中小学教师流动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使用统筹指标评中高级职称或岗位晋升到8级或5级的,均需下乡支教。今年城区学校有24位教师交流到农村任教,全县唯一的一位义务教育段特级教师也在其中,把名师工作室直接开到乡下。
今年秋季学期刚开学,一个好消息传到新城中学,校长董兰芳获评浙江省特级教师。作为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德育学科优秀带头人和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董兰芳善于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学生德育工作,倡导“以心育人、走心教育”的教育理念。
“招收20人,有60多人报名呢!”董兰芳领衔的班主任工作室2012年挂牌,至今已经走过10个年头,成为磐安县班主任培养的摇篮之一。“希望有更多乡村学校的老师加入到我们工作室,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谈及把名师工作室直接开到乡下的原因,董兰芳真挚地说。
同样是来自县城学校,同样有30多年的教龄,同样是高级教师,同样有十几年农村学校的任教经历,孔爱玉和陈湘芬的经历很像,但又不太一样。陈湘芬的丈夫也是教师,目前在援疆,儿子已长大成人,“我没有后顾之忧,就想跟学生一起在学校里待着”。陈湘芬说,乡村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有经验、有耐心的教师。
“留在这里读书的,大部分是弱势群体的孩子。”孔爱玉直白地说。离开18年,再回到乡村学校,她住进教师宿舍的那一刻,仿佛回到了师范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斑驳的墙面,简单的陈设。不同的是,教学楼已经焕然一新,“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回响在孔爱玉耳边。
“对我而言也是一种精神洗礼,我愿意从这里再出发。”52岁的孔爱玉坦言,她与双溪小学的师生是一种“双向奔赴”。“你们要做传播新教育理念的星星之火。”临行前,安文小学校长陈荣仁的这句话,孔爱玉一直记在心里。
延绵不绝的教育情怀背后是磐安县对师资真金白银的投入,加大名师工作室奖励力度,对每个县市省级的名师工作室,每年分别给予1、2、3万元奖励;加大乡村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名师工作室成员向乡村学校倾斜,全县名师工作室中农村教师成员由去年的27.6%提升到今年的53.2%。2021年,磐安教师培训预算经费278.37万元,实际使用700.4万元。
今年,磐安再一次把温暖的政策阳光洒向农村学校:引进和招聘新教师88人,其中69人分配到乡镇学校;配足配齐各类教师,所有小规模学校均配置13名专任教师,减少顶岗教师数量;采用走教和聘请乡镇文化员的办法,解决部分学校音乐或美术教师不足的问题,让专业教师来教专业的课程。
最优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出彩
“大家好,欢迎来到磐安县新渥街道深泽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面对众多来学校参观的客人,深泽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嘉俊毫不怯场,阳光热情地向来访的客人们解说着校园特色。
谁能想到,2年前的他,还是父母眼里沉默寡言的孩子,说话时有些扭捏,眼睛也从来不直视对方,和现在自信大方的“小导游”判若两人。陈嘉俊的改变得益于加入了学校导游队。导游队作为深泽小学推行表达教育的内容之一,培养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和锻炼的舞台。
以表达教育的推进为契机,在磐安,一场以提升内涵为目标的区域课程改革大刀阔斧地展开。首先是把握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打造“生·动”课堂。为了做到规范表达,磐安县教育局特别制定义务教育段学生“口头、书写、作业”基本规范,其中包括学生口头表达基本规范、汉字(英文)书写基本规范和作业基本规范。
围绕“生·动”课堂,全县中小学校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冷水镇中心小学每个教研组制定适合学科表达的主题,如英语组的“以画促话”、科学组的“依托实验记录单,促学生精准表达”、音乐组的“以演为表,以唱为达”……文溪小学则以作业为载体,举行优秀作业展,用作业传递表达的规范。
此外,磐安还在全县范围内为中小学生搭建表达和展示的平台。以“读·书”校园创建工作为抓手,在全县中小学组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展示节“五节”。用这种方式倒逼各个学校挖掘特色,开足开好体艺课程。2020年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奖名单公布,在音乐表演、美术作品两类比赛中,磐安共获一等奖7项,创历史新高。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各校在传承基础上结合地域“药染”、红廉、儒学等内容,“一校一品”竞相绽放,形成了实验小学的书法教育、文溪小学的经典诵读、深泽小学的非遗传承、窈川乡中心小学的绳彩武韵、冷水小学的“药染”等教育品牌。磐安实现了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己的家乡瑰宝,自信阳光地走向未来。最近,安文小学作为山区26县唯一单位代表在省政协专题调研会上作典型发言,昌文幼儿园《我与民法典之狮子大王下山记》入选浙江省30部创意民法典微视频。
“你喜欢写字吗?”“喜欢。”尚湖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谢雨涵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写得一手隽秀好字。她忽闪着大眼睛,虽然有些拘谨,说话时还是会看着记者的眼睛,两个手臂规规矩矩地叠放在桌上。提到书法课的张沐华老师,小姑娘语气里充满骄傲,“张老师说,写字要横平竖直,写字的时候要挺直后背”。
“双减”政策出台后,磐安的中小学校纷纷将特色校园文化延伸至课后托管服务中,在省教育厅公布的义务教育段第三批“双减”优秀实践案例中,文溪小学“炫彩少年·活力校园”花样大课间案例入选。2021年,磐安在全省率先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教育满意度调查全省排名较上一年上升12位。
“磐安的教育或许不是最好的教育,但一定是最适合磐安人的教育。”吴进州说,山区教育有山区的特点,磐安打造浙中教育特色地、山区教育样板县。近年来,磐安实施学校布局优化、表达教育、“一校一品”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城乡教师交流、义务教育“双减”等行动,无不指向追求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读好书的愿望,让阳光温暖地洒向每个孩子。
●记者手记
“坚如磐石,山容万物”是磐安这座山区县历经沧桑后凝练出来的气质。随着“身心两安,自在磐安”口号的提出,磐安人的朴素与低调,也逐渐融合进一丝从容和浪漫。这一点在磐安教育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扎根,他们向上,他们穿越世俗伸手想要抓住阳光。
在陈林海的眼里,磐安教育不仅样态齐全、质态趋优,更重要的是生态优良。山区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是其肥沃的土壤,县委县政府的坚强保障是其明媚的阳光,职能部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是其滋润的雨露,天朗气清的教育工作氛围是其自在的空气。
董兰芳和孔辛歆是一对师徒,以前是,现在也是。曾经,董兰芳是孔辛歆的初中班主任,也是在孔辛歆心中种下一颗“教师梦”种子的人。3年前,孔辛歆来到新城中学担任科学教师,彼时的董兰芳已经成为新城中学的掌舵人。进入董兰芳的班主任工作室后,师徒情缘再续。“我喜欢给学生们仪式感,这是我在董老师那里学到的。”孔辛歆也没有辜负老师,去年被评为磐安县教坛新秀。
今年新学期开学,陈毅萍从乡镇学校上挂到县城里的安文小学。根据磐安县教育共同体的要求,乡镇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到县城学校挂职交流。“开学第一天,对我来说就是个不小的挑战。”即便是有23年教龄的陈毅萍,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仍然保持最大的敬畏心。
在磐安教育人身上,记者感受到一股坚韧的力量在流动。老一辈磐安教育人的创业精神和代代相承的力量与情怀,支撑磐安教育迈过道道沟坎走到现在,也让我们对山区教育,更多了一份期待。